刀劍之聲源于姑蘇西街的演武場上。
此刻,姜逸塵正被擂臺上精彩的打斗吸引著目光。
圍觀行人并不太多,大多向場內(nèi)瞟了幾眼后又自行做事去了,在姑蘇城中,這樣的擂臺比斗實在是太常見了。
演武場是姑蘇城中唯一允許切磋打斗的地方,原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后面姑蘇官府也明文聲明。
姑蘇城對于各方勢力來說是個暫時止戈休戰(zhàn)的安全島,但在這安全島上要想要完全禁武有點牽強,衍生出來的產(chǎn)物便是提供切磋比試的演武場。畢竟在這全民尚武的時代,也有不少自覺功夫不錯的人需要個地方來展示下手腳,耀武以揚威。
演武場上多為切磋、比斗,即點到為止,不可傷人要害,不可致人重傷,更別提傷人性命了。但也存在生死斗,各自在官府人員的見證下簽下生死狀,即可在擂臺上戰(zhàn)到不死不休。
這些規(guī)矩能嚴守數(shù)十年,除了官方的明文規(guī)定外,也是各方勢力賣面子,又相互制約,但凡有破規(guī)者,必被推上風口浪尖,官府通緝,各方伐之。
演武場寬三丈,長六丈,立于水面上,同一時間約能有五組對手上臺比武。平日間專配兩個官府人員在此執(zhí)勤,他們武功不高,僅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nèi)維持下秩序,若有意外發(fā)生,也以自己的性命為大。他們的作用多是做生死斗的見證或是往紫璇殿通報意外情況。
天色尚早,擂臺上也僅兩人在比試切磋,對于常常有打戲看的路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只有相當無聊的人才駐足觀看。而姜逸塵完全就是好奇寶寶,是被吸引過來的,臺上的打斗實在讓他大開眼界。
臺上是一年輕的劍客和一中年刀客,刀客顯得干練而老成,而劍客看似武功要稍差些,但氣勢上完全不落下風,反倒是隱隱壓過這刀客。
場上局面便是如此,刀客一次次兇猛有力的劈斬都沒能碰到,是的,沒能碰到那劍客一下。而那年輕劍客幾乎不與刀客近身,完全依仗著劍氣對刀客進行遠程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