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堅站在城頭,看向還是一片火海的洛陽古都。
這個都城,經(jīng)歷大漢多位帝王,一點點變得繁榮昌盛,不想被董董卓的一把大火化為灰燼。
曾有人說,火燒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但那畢竟是傳說,可能阿房宮并未真正完工。
但是東都洛陽200多年的積累毀于一旦,卻是不爭的事實。
對于董卓的做法,劉堅不好評價。
正如后世蔣校長下令,在河南鄭州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一樣,這都是一種對敵策略。
但是,這讓他不禁想起了一句話,忍不住念了出來: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br/>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劉備就在他身后,聽到劉堅的話,深有同感。
“子固,你這兩句,真是總結的非常到位,玄德佩服。”
對于劉備的吹捧,劉堅沒有接話,這是他抄了別人的詩句,不敢居功。
他現(xiàn)在考慮的問題,是去支援曹操,還是直接追趕董卓。
董卓帶了多少好東西,他非常清楚。
他之所以花了四五年時間,傾盡他的所有財產(chǎn)訓練了三千幽州鐵騎,就是為了這一刻。
正當他準備下令追擊董卓時,腦海中傳來一道聲音:
“任務:獲得傳國玉璽,武力+1,術法+1?!?br/>
這個任務,讓劉堅非常意外。
武力+1,他可以理解,因為他已經(jīng)獲得過武力和智力的獎勵。
但是術法+1,還是第一次碰到。
莫非系統(tǒng)會獎勵《太平要術》的另外兩卷,讓他學全這個法術?
不管了,反正肯定是好東西。
他熟讀《三國演義》,自然知道要怎么才能找到玉璽。
但現(xiàn)在是白天,還需要等晚上才好行動。
繼續(xù)命令騎兵滅火。
在八路兵馬的全力滅火之下,天黑時,大部分的明火基本被撲滅。
但在晚上,仍能看到不時有火苗死灰復燃,只是沒有那么猛烈了。
如果看到路上有被挖掘的陵寢,劉堅也會安排人馬進行填埋,不讓尸骨暴露在外。
最后,他安排自己的3000騎兵,在大殿遺址南部,四處巡游。
如果看到發(fā)光的現(xiàn)象,立即回報。
果然,午夜時分,有軍兵來報:
“一口井中有五色毫光出現(xiàn)。”
劉堅立即命孫仲點起火把,下井打探。
孫仲在井中發(fā)現(xiàn)一個女人的尸體,雖然死了有一段時間,但尸體并未腐爛,女人身著宮廷裝束,脖子上掛著一個錦囊。
孫仲直接將錦囊取下,沒有打開,就上來交給劉堅。
劉堅拿著錦囊,回到自己的營帳。
“子固,這是什么?快打開看看。”
劉備非常好奇,催促道。
劉堅打開錦囊,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朱紅色的小匣子,上面有金鎖鎖著。
強行打開金鎖,掀開匣蓋,發(fā)現(xiàn)里面是一個四方玉器。
玉器四寸方圓,上面鐫刻五龍交紐,只是缺了一角,用黃金鑲補了,有些瑕疵。
玉器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br/>
“子固,這莫非是傳國玉璽?”
劉堅點了點頭:“應該就是傳國玉璽了?!?br/>
“恭喜子固,看來子固有九五之分。”
聽了劉備的話,劉堅就知道這個玉璽是個禍害,要不是系統(tǒng)任務,他根本不會來找。
不過,既然得到了,總得看一下吧。
再說,任務為什么還沒有完成,難道必須要自己接觸了才算。
想到這里人,他伸手拿起玉璽。
當手指接觸到玉璽時,他感覺有一股溫熱的氣流,順著手指進入了自己體內(nèi)。
“任務完成,武力+1,獎勵【勸降術】?!?br/>
姓名:劉堅
職業(yè):范陽太守、平北將軍
階位:破百將軍
武力:85
體力:82
智力:55
術法:太平要術(殘)、勸降術
法力:100
評價:大漢宗親,平北將軍,名聲在外。
在術法里,劉堅看到果然增加了一個【勸降術】。
他的目光在勸降術上停留了一下,就顯示出了勸降術的說明。
有一定的概率,讓被控制的人員歸順。
成功的概率與目標的忠誠度相反,比如目標的忠誠度為80,那么勸降的成功率只有20%。
如果目標的忠誠度為30,那么勸降的成功率為70%。
限制:一個月只能使用三次。
看到勸降術的說明,劉堅非常開心,他現(xiàn)在最缺少的就是武將謀士。
有了這個勸降術,他以后只要抓住對方,讓對方的忠誠度下降,就有很大可能讓對方歸順了。
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術法,對他來說太重要了。
搞清楚了勸降術,劉堅開始琢磨,剛才從玉璽里進入自己體內(nèi)的氣流是什么?
“發(fā)現(xiàn)國運,可以用來完善《太平要術》,是否完善?”
臥槽,剛才進入自己體內(nèi)的是國運,這可是好東西。
不是說只有皇帝才會擁有國運嗎?
自己現(xiàn)在也有了?
他現(xiàn)在有些猶豫,不知道國運如果留下有什么用?
不過,他很快想明白了。
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還是先用了再說。
“完善。”
接著,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系統(tǒng)界面發(fā)現(xiàn)了變化:
術法:太平要術(第一卷)、勸降術
“就這?”
劉堅還以為,國運可以補全三卷,沒想到只是補全了第一卷。
這時,他馬上就想去試試自己的撒豆成兵有什么變化,但顯然現(xiàn)在不是時候。
許褚和劉關張看到劉堅拿起玉璽就在那里發(fā)呆,也沒敢打擾。
“玄德兄,你們留一下,我去把玉璽上交給盟主。仲康,你拿上玉璽,我們走?!?br/>
劉備還想看一下玉璽呢,沒想到劉堅這么實在,直接要上交盟主。
袁紹的營帳也在城內(nèi),距離不遠,騎馬只用了幾分鐘,就趕到了。
進入大帳,袁紹都已經(jīng)休息了,正在穿衣。
“子固,深夜前來,有何貴干?”
“本初,我想要和你做一筆交易。”
“哦,什么交易,這么重要?需要子固連夜找我?!?br/>
劉堅也不多話,示意許褚把裝有玉璽的匣子交給袁紹。
袁紹打開一看,大吃一驚:
“傳國玉璽!”
“不錯,這是剛才我的部下在城內(nèi)剛剛發(fā)現(xiàn)的?!?br/>
袁紹聽劉堅確認了玉璽,臉上一喜,笑道:
“子固深夜給我送玉璽,不知要交易什么?”
“本初,按說呢,你為盟主,發(fā)現(xiàn)玉璽應該上交于你。但是,本初也知道,我現(xiàn)在手下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我想用玉璽,向本初交換一個謀士,如何?”
袁紹做出一副為難的模樣:
“子固,我現(xiàn)在手下的謀士倒是不少,但這些謀士都已經(jīng)跟了我很久,讓他們跟你走,不太合適吧。”
劉堅笑了笑,道:
“本初所言極是,這樣,如何今后再有謀士投靠你,我可以從中挑選一位,如何?”
袁紹一想,這是用他將來不確定的謀士,來交換傳國玉璽,當然血賺。
“行,一言為定?!?br/>
“本初,咱們先小人后君子,請本初給我立個字據(jù)?!?br/>
“應該的,畢竟傳國玉璽非同凡響。”
很快,劉堅拿到了交易字據(jù),回到自己的營帳。
他現(xiàn)在在考慮另外一件事情,傳國玉璽到了袁紹手里,孫堅的命運會不會有變化?
不管了,【斗之力】都出現(xiàn)了,還管有什么變化?
再說,只要自己一出手,三國的格局就會發(fā)生變化,至于其他人的命運,他就管不著了。
交出玉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身邊有關張,玉璽的消息不可能保密。
以他目前的小胳膊小腿,如果擁有玉璽,可能比孫堅的下場還慘。
所以,他才不得不拿去和袁紹交易,也算禍水東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