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無一陪著爺爺?shù)嚼瞎缛ダ戆l(fā),老人年紀大了,不愿意坐車去鎮(zhèn)上,也習(xí)慣了在老地方理個短發(fā)。
????從冷凍廠走十幾分鐘,就有一座大橋,路段一分為二,一邊是水泥路,一邊就是石子老山路,只因右邊上去有煤炭場,左邊的公路下去沒有一處煤礦,到也是怪事。
????每日趕集的時候,班車也是不去左邊公路的,家住在左邊的就只能在大橋下車,然后從小山路上面走著回去,最遠的能走上兩個多小時,這么多年下來,一直也沒什么改變。
????而在大橋的旁邊,公路的交匯處,有一大片地方很平坦,也是老公社的地址,誰說村里人沒眼光,整個山溝最好的平地就屬老公社了。
????樓房還不低,有三層樓高,只是沒規(guī)劃好,一樓就在公路邊上,門面也沒辦法用,離公路太近了,一過車子灰塵漫天飛。
????老公社有一個二畝地的大院壩,合著一片小平房聞著,是以前集體開會的地方,好些年沒用,壩子里長了不少雜草。
????老公社和鄉(xiāng)村小醫(yī)院連在一起,有幾個茶館,一個理發(fā)店,打米房,幾家雜貨店,還有村里唯一的幼兒園,錯落的一片,占了好幾畝平原地。
????老公社一直就這么荒廢著,長長一片三層樓房連個窗戶也沒有,只有幾間房用來當村長們的辦公場所,小學(xué)的教師也可以住在里面,實在是大大浪費,偏偏這么多年下來,也沒人管過。
????“老伙計,這是你孫子啊,真是高大。”還沒到理發(fā)店,一個老人就出來招呼。
????理發(fā)店很古老,生意一般,都是給一些老頭老太太理發(fā),反復(fù)就是幾招,平頭,光頭,鍋蓋頭。
????“年輕人吃得多,就長得高?!睜敔斝呛堑恼f道,每個月都要來理發(fā),主要是來和一些老朋友聊聊天。
????店子還是木頭雙開門,有一個幾十厘米高的門檻,這在以前很流行,走進店里,一個舊桌子,一面老鏡子帖在墻上,鏡子前面一把木頭椅子,后面靠墻放著幾張長木板凳,店里在沒其它東西,理發(fā)是不用電的,水是小鍋爐里燒著水倒在桶里,在把桶掛在墻上,接上一跟小管子,水流出來,也就把頭發(fā)洗了,剪頭發(fā)用的老推子,卡卡推過,就成了短發(fā)。
????也難怪村里的年輕人中年人不愿意來這里理發(fā),實在是出不了門啊,長得不丑,理發(fā)都能把人理丑。
????“老張也來了啊?!崩先苏o爺爺鋪上大布,又來了一個老人。
????“恩,來剪個腦殼,老李也在啊,等哈哈留到打長牌?!崩蠌堖M門開口遍道。
????“好?!睜敔敶饝?yīng)下來。
????村里理發(fā)不能說理發(fā),叫剪腦殼,一些年輕人到了城里也改不了口,出口便道:剪個腦殼,到把人家理發(fā)小妹嚇著了。
????“爺爺,我先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崩顭o一招呼一聲,也不打擾幾個老人聊天。
????從打米房一路走過,這些路上都有他的足跡,在往上面走一段時間,穿過一條小山路,就是村里的小學(xué)了,小時候讀書都是走小道從公社穿過去。
????打米房一直存在,并不是每戶都有小機器打米,不是買不起,很多老人就算買了也不會用,要吃米的時候就背上一些到打米房來,不貴,一次兩塊錢。
????小醫(yī)院很破敗,在門口就能見到躺在床上輸液的病人,村里看病也不便宜,一個感冒也能花上幾十上百塊錢,屁股上長個瘡都能叫你輸液,大多數(shù)村民一般都自己弄點中藥吃了,如果病沒好,在到小醫(yī)院來看西醫(yī)。
????“各家各戶都注意了,通知個事,今天晚上八點半,在公社大壩子放電影,放地道戰(zhàn)和南泥灣的笑聲,各自帶上板凳,有免費的花生瓜子,有開水,自帶茶杯,都注意了,晚上八點半……”
????廣播里連續(xù)念了兩便,李無一聽著笑了笑,又發(fā)了一圈煙,從公社里出來,趕著回去發(fā)錢,晚一點在過來接爺爺。
????放電影是忽然冒出來的想法,還記得小時候為了看次電影,一些離公社遠的農(nóng)戶,六點吃了晚飯就提著板凳往這邊趕,看完了還得走上一個小時才能到家,那真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