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沿襲了千百年的習(xí)慣,雖然天色才剛剛擦黑,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早就上坑睡覺去了。
整個小吳莊一片安然,雞不叫狗不咬,只是偶爾聽到飛鳥的鳴叫。
吳大偉已經(jīng)睡下了,忽然聽到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
“是哪個?”
“吳家大哥,是我哩?!笔顷惞褘D的聲音。
吳大偉家和陳寡婦雖是近鄰,卻少有往來,如今天色已晚,陳寡婦怎么登門了?
已經(jīng)脫鞋上炕的吳大偉很不愿意起來,而且不大愿意在這樣的時刻和陳寡婦見面。
畢竟對方是個寡婦,夜深人靜的時候相見,若是被鄰居們看到了,少不得會傳出風言風語,于是就隔著門喊了一句:“陳家大妹子,你有什么事情嗎?”
“有點事兒?!?br/> “要不是什么緊要的事情,就明天再說吧,我已經(jīng)睡下了?!?br/> “吳家大哥,我真的有點事,你能不能開門一下?!?br/> 吳大偉很不情愿的從炕上爬起來點亮油燈打開了房門,陳寡婦用力的跺著腳,把一個黑柳籃子塞到吳大偉手中。
籃子里有十幾個鴨蛋,對于陳寡婦這樣的苦人家來說,鴨蛋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是萬萬舍不得吃的,而是積攢起來拿到集市上賣到,換點油鹽錢。
平日里,陳寡婦把鴨蛋視若珍寶,前些日子鄰居的小孩偷了她一枚鴨蛋,她就罵了好幾天的大街。
今日這是怎么了,竟然如此豪爽的送給吳大偉十幾個鴨蛋。
吳大偉有些摸不著頭腦,問道:“這鴨蛋,是啥意思?”
“沒啥意思,咱們兩家就隔著一堵墻,這么多年來,吳家大哥對我多有照顧,我也不是不懂事的人,早就想著報答一下了。只是家里的光景恓惶的很,拿不出啥像樣的東西。好不容易才攢下這么些鴨蛋,送給吳家大哥補補身子?!?br/> 說了一番客套話之后,陳寡婦終于開始說起正題了:“我家大娃兒的事兒,還望吳家大哥通融通融?!?br/> 吳大偉恍然大悟,怪不得陳寡婦要在這個時候送鴨蛋呢,原來是為了他家孩子的事情。
今天白日里,陳寡婦曾經(jīng)替她的兒子報名,想讓兒子參加民團,但吳大偉卻毫不客氣的拒絕了。
之所以不讓陳寡婦的兒子成為張啟陽的民兵,原因非常簡單:陳寡婦的兒子是年齡太小,才剛剛十二歲。十二歲的孩子,而且長的非常瘦小,怎么好成為民兵?所以,陳寡婦就裝了十幾個鴨蛋,來給吳大偉送禮來了,希望吳大偉可以看在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面子上高抬貴手,讓她的兒子加入到民團當中。
“我家的光景不消多說,吳家大哥是看在眼里的。”陳寡婦用一種訴苦的語氣說道:“我那個死鬼男人去世的早,家里四個娃娃全憑我一個婦道人家拉扯長大,這日子過的實在艱難,好在小公爺開了民團,也是個不錯的路子。若是我家的大娃兒能報個名,不僅省下了家里的口糧,還能賺些谷子鹽巴回來,我家的日子也就不那么緊巴巴了?!?br/> 陳寡婦的想法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絕大多數(shù)民兵都有這樣的心思:大家做小公爺?shù)拿癖?,根本就沒有保衛(wèi)家園之類的想法,純粹就是為了混一碗飯吃而已。
每個月兩斗四升谷子,還有十二兩鹽,這絕對是一個充滿誘惑的薪酬。
報名的人還會得到九尺黑布和一些棉花,等于是把穿衣的問題也解決了。
當初決定給每個民兵九尺黑布的時候,張啟陽是打算讓民兵們穿上顏色一致的“軍裝”,畢竟九尺黑布足夠做一件非常肥大的遮腰大襖了,但他卻嚴重低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