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達二十來斤的重型砍刀劈頭蓋臉的“砸”下來,仿佛大錘巨斧類型的重型武器,瞬間就把刀劍斷為兩截,然后帶著巨大的動能就勢劈砍,直接就把帶著腦袋的小半個身子砍了下來。
巡河營士兵的身體就好像吃飽了水的軟泥一般,腦袋瓜子和大半個肩膀從軀干上滑落下來,切口處露出潔白如玉的脊柱骨茬,瞬間又被鮮血染的通紅。
在心臟的強力泵射之下,胸腔里的鮮紅液體在剎那間迸發(fā),好似下了一場血雨。
捅刺、劈砍,接連不斷的亡命搏殺并沒有真的干掉面對的對手,滿洲親衛(wèi)的雙層重甲抵消了很大一部分傷害,就算是負傷也保持了很大一部分戰(zhàn)斗力。
親身參與這樣的貼身肉搏,血肉橫飛的場面就在咫尺之間,那種感覺和站立在朝堂之上夸夸其談宣講大義微言絕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讀了大半輩子圣人文章的許文才平生第一回經(jīng)歷這樣的慘烈激戰(zhàn)。
當然無論心里多么恐懼,當一個人真正到了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就再也沒有了亂七八糟的想法和顧慮,潛藏在心底的血氣和勇氣全都被激發(fā)出來,早已熱血沸騰的許文才仿佛發(fā)了狂的瘋子一樣胡亂劈砍。
根本就沒有看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前面的那兩個巡河營士兵就莫名其妙的被砍的身首異處,兇悍的親衛(wèi)直接到了許文才的面前,呼的就是一刀。
許文才的那柄寶劍銅絲纏柄純銀吞口,華貴的很,平日里挎在腰間確實很有幾分“仗劍書生”的英武和颯爽,但這僅僅只是個裝飾品罷了,和真正的戰(zhàn)場武器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當許文才本能的舉起這柄輕薄靈便的佩劍試圖格擋呼嘯而來的砍刀之時,“鐺”的一聲脆響,佩劍毫無懸念的斷為兩截。
只感到臉上一涼,旋即又是一熱,還不等他明白過來,就已被后面沖上來的某個人給撞倒了,順便讓他避開了這致命的一擊。
當許文才從爛泥中重新站起來的時候,臉上已是一片血污,一道讓人毛骨悚然的傷口從下頜部分一直延伸到了耳根處,小半個鼻子都被削了下來,半張面孔的皮肉外翻著。
黑絨璞頭已被打飛,披頭散發(fā)滿臉都是血泥的樣子仿佛剛剛從地獄里鉆出來的惡鬼。
但他沒有感到疼痛,仍舊拎著僅剩下一尺多長的斷劍厲聲高呼:“為國殺敵,名垂青史,給我殺!”再怎么高呼酣戰(zhàn)都只不過是精神和意志的體現(xiàn),卻不能改變戰(zhàn)斗力本身。
巡河營的殘兵敗將顯然不敵這些近衛(wèi)親軍,轉眼之間就被砍翻了幾十個,前排的那些個士兵幾乎已蕩然無存,后面的雖然已經(jīng)沖了上來,卻被前后兩股力量擠壓著,不得不朝著兩旁分散過去。
若不是小吳莊民團的民兵們及時沖上來,許文才鐵定要被當場砍死。
大扎槍這樣的長柄武器占據(jù)了一些優(yōu)勢,借助剛剛沖擊過來的慣性阻住了近衛(wèi)親衛(wèi)的沖殺勢頭,但也就僅限于此了。
猬集起來的清兵戰(zhàn)斗力更強,仿佛一扇沉重的磨盤,雖然整體動作緩慢,卻沉穩(wěn)堅實固若金湯,數(shù)次沖殺都沒有能夠沖進去,反而被敵人抓住機會反殺了二三十個之多。
一槍捅穿了面前的敵人,把扎槍從尸體上拔出來,張啟陽發(fā)出困獸般的咆哮再次挺搶而上。
扎槍刺中鎧甲的脆響,刀劍劃破皮肉砍在骨骼上的悶聲,還有此起彼伏的吶喊和不絕于耳的慘叫,仿佛一曲宏大的交響讓人不寒而栗總的來看,決戰(zhàn)發(fā)起的時機十分恰當,把敵人局限在泥濘之中的戰(zhàn)術構想也很正確,但整個戰(zhàn)斗卻沒有多少技巧可言,就好像兩群野獸之間的舍命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