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歷程難以預判得失,
今背后議論別家是非?
明談論他家缺理道短?
談古論今多少悲傷事?
都在古往今來人類言語之中。
成為口下成敗功過之談!
成為筆下典故教化人心。
孔圣人一生碰壁無數(shù),其中陳蔡絕糧,尤為艱難。有一日,晉國信使來到孔圣人的面前,傳達晉王口諭,將重用孔夫子,希望早日來到本國,一起治理國家政務,到達黃河后,突然聽說,晉國君主謀害賢臣,便止步不前,臨河而喟嘆!知不義之舉而規(guī)避災禍,最后贏得性命,看來學識能識破人心陰謀詭計。從行事作派能推斷出吉兇禍福,難怪儒學名揚天下。
韓信出生低微,未成事之前,寄人籬下,無一日三餐。遇強橫之徒,進退兩難,遭受胯下之辱,誰知再見,已是將軍之軀,連連跪地求饒。
李白詩歌文采難以企及,是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兩次出仕,以失敗告終,一生大志,遂欲經國濟世,大展宏圖!而事不隨人愿,終身求仕途,而未得到重用,但是心志從來不曾衰微,臨終前一日,仍想出仕,建功立業(yè),濟世救人,偉人思想,風范古今,令人欽佩。
李清照乃千古第一才女,委婉派詞人,命運多舛,若無其事,怎悟其中悲苦?若無其才,用何詞來填悲?若無生死離別?用何意來述哀?凄凄慘慘戚戚。人生各異,各有所遇,各品其苦,執(zhí)筆各論其書?
朱元璋布衣百姓,少時親人連連被餓死,無糧食續(xù)命,被迫出家為僧人,只是為了有飯可食,曾化緣乞討,流浪街頭,殘喘茍活于世,做過盜賊,最后?令人難以想象,最終得到萬里江山,位居人皇。
今夜明月照亮大地萬物,也曾照耀古人,月雖有陰晴圓缺,但未有實質性變大變小。地球一切都在發(fā)生變化,又好像沒有改變。依然如故宇宙,地球,人類,大海,植物。論時間法則,一直永往前進,目睹天下分分合合,朝代更替,成王敗寇,圣人賢才,黎明百姓,時時刻刻陪伴人類,未曾停息。若談變化,時間如流水,都是炎黃子孫,前輩之血脈,后人之骨肉,降生于世,化為枯骨,代代相傳生死一輪回,然而時間陪伴得不是外人,正是前人之后人,前人之血脈,前人5000年文化之積累傳承,即是屬于古人,也屬于我們。
古人也難以逃脫波折坎坎,哪怕是君王賢才,尚嘗愁苦,安以百姓之家焉能獨享清凈,如今占道欺民之事卻找上門來!
雨災,莊稼雖無多大損失,人無傷亡之過,但有房漏墻倒之禍,路面泥濘不堪,給人們出行造成艱難險阻,村內六座大坑,平時荒蕪,沒有甚用處,卻成排水泄洪之大倉。各家各戶積水流向此處,水越積越多,后來竟與地面平齊,足有三十米之深,上百米之寬。成為湖泊,其乃一大奇觀,北方哪見過這種大湖?人們過之,望而怯步,遠遠避之,深知其中利害。
搬到新家不久,西面鄰居家,當時沒有南墻,見秦記家,搬來至此,住進新房,鄰居和地方均不熟,不知何意?竟挖槽砌磚筑墻壁,開始沒有關注,蓋墻無可厚非,人之常情。誰知?兩天后,凸顯出來才現(xiàn)出端倪,留出路面,僅供人與自行車通行,若過拖拉機是嚴重不行。寬度不夠,太過窄小。韓婉榮甚是不解?急忙找來德高望重地孫老,來此主持公道!
來到此地,觀察地形,按理推斷,孫老詳細講解:“以前村里分宅基地,留過道馬路,為了區(qū)分界限,都量好了尺寸,地下半米埋都有白灰,已做標記,防止發(fā)生鄰里糾紛,掰扯不清?!?br/>
孫老,隨后取來鐵鍬,向壘磚處下挖,一米見深,未發(fā)現(xiàn)白灰。再向內院退步一米,向下挖,果不其然出現(xiàn)標記物。并告知:“你們壘墻已經越線,致使人行馬路,路面變窄,機動車無法通行,你們應該,向內院退一米再挖槽蓋墻,我道理說得很清楚,你們也要清楚?我是平心而論,互不偏向誰?話到此,你們看著辦吧?”
遂當時就停工休息,一會兒工人們都各自回家。
改日清晨,此戶人家竟棄理而不顧,故意堵塞道路。理應向內退從新籌建,但紋絲未動,繼續(xù)請工人,摻沙子和泥,搬磚向上壘墻,十幾個人忙得不亦樂乎!昨日道理以講清,焉有如此欺民霸道之徒,堵塞路窄,不合法理。欺凌秦賢德離家務工,只留韓婉榮一人守家,得此空閑時機,輕視小覷一個婦女,焉有不惱之理?如何自立門戶?
清晨,秦記被一陣陣吵鬧聲驚醒,不知發(fā)生啥事?穿衣起身出得屋外,就見家母站在前面鄰家房頂,怒目圓睜,手指前面之眾,狂聲怒吼:“你們侵民權,越線建墻,致使路面變窄,不合王法。你們違法建造,還不快停下來,再不停工,遂奔法院上訴面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