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這才是生活
城市生活對于神農(nóng)氏,刑天,軒轅,蚩尤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生活。
對云川來說則不是。
他以前司空見慣的城市生活,對于野人世界來說都是極大的突破,甚至是革命性的突破。
首先,人不能跟豬生活在一起,不能閣樓上住人,閣樓下養(yǎng)豬,更不能直接在閣樓上直接拉屎到豬圈里喂豬。
這樣方便是方便了,就是對豬不好,對人也不好,后世的人們之所以把豬肉叫做“豕肉”“臟肉”就是這個原因。
軒轅部就是這樣養(yǎng)豬的,所以,倉頡在造字時候,特意把“家”這個字造成了上房頂下豬的形態(tài)。
再加上天冷的時候,好多聰明人發(fā)現(xiàn)豬身上很暖和,就會抱著豬睡覺,然后呢,豬身上的虱子就高興了,啃兩口豬的血肉,吃完也不擦嘴,又在人身上啃幾口,日子過得不要太逍遙。
然后,人就會得豬的一些疾病,豬也會得人身上的一些疾病,最后弄得人豬不分的胡亂得病。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人人都把自己當牲口一樣對待,或許在金貴程度上還不如牲口,牧羊人的一生伴侶就是羊,羊?qū)λ麄儊碚f就是一切,養(yǎng)的人時間長了就有了感情,餓了是食物,寂寞的時候還是伴侶,總之,就是人畜不分,很多少年的第一次性經(jīng)驗并非來自同類,而是羊!
這樣做是不對的……
沒有飼養(yǎng)過牛,羊,豬的人是沒法子理解這些東西一年會排出多少糞便的。
尤其是牛,這東西一直在吃,一直在拉,云川部的牲口圈在竹林的另一邊,即便是這樣,如果風倒吹的話,就算桃花島上桃花盛開的時候都擋不住這股子味道。
等外城城墻起來之后,云川就決定把牲口圈全部遷出桃花島。
桃花島上的下水系統(tǒng)就是一條暗溝,常年流著水,這些流水就帶著污物流淌到一個大坑里,等到大坑里的污水蓄滿之后,就會沿著一道明渠流淌進大河里。
這樣的大坑桃花島上有三個,輪換著來,一個蓄積,一個發(fā)酵,一個把污物清理干凈弄進農(nóng)田里待用。
桃花島上居住的人,現(xiàn)在沒有人隨意大小便,不是他們聽話,知道講衛(wèi)生,而是阿布的鞭子很恐怖,一鞭子下去一道血棱子……
整座島上,可以隨意排便的只有野牛,小狼以及大象一家五口……因為它們可以在島上隨便溜達。
云川早上出門的時候踩了一腳的狗屎!
所以他就把小狼毆打了一頓,小狼在哪里不斷地慘叫,鳥架子上的烏鴉卻哈哈大笑,笑的很陰險,就像老電影中的大反派。
“吃屎,吃屎……”
云川聽烏鴉這么說,就放開小狼,單手捏住烏鴉的脖子用力的搖晃,直到烏鴉開始翻白眼了這才丟開,任由它被鏈子倒吊著,就離開了房間。
云川剛剛離開房間,烏鴉忽閃著翅膀一個鯉魚打挺就直愣愣的站在鳥架上,沖著趴在角落里抽泣的小狼大聲道:“咬死他,咬死他,咬死他……”
秋天到了,也就到了這里的雨季,而且只要開始下雨,雨水就下的綿綿不絕,一般是早上下小雨,中午下大雨,下午停歇片刻,到了傍晚時分又會是一通急雨,等到天黑的時候啊,老天就會一直哭泣到天明。
部族里的人都在養(yǎng)精蓄銳,秋天的雨季,是他們唯一能夠清閑的好時光,尤其是在部族糧倉裝滿糧食的情況下,人們就睡得更加香甜了。
曾經(jīng)被云川用火燒過的竹林,現(xiàn)在早就郁郁蔥蔥了,高大,挺拔的新竹林比起以往亂糟糟的竹林要美觀的太多了。
所有長歪的,長得奇形怪狀的竹子都早早被族人給砍伐掉了,有的拿來破成竹篾用來編織,有的被當成柴火給燒掉了。
剩下的竹子就堪稱是修竹了。
一個個亭亭玉立的迎接淅淅瀝瀝的秋雨,靜美如畫。
大象喜歡雨水,排著隊從紅砂巖磚石鋪就的小路上踱著步子緩緩走過來。
云川都要為它們讓路。
破耳朵高傲的留下了大堆大象屎算是給了云川一些見面禮,小象伸著長鼻子在云川身上搜刮一番,沒找到可以食用的東西,也就快走幾步,追上父母,繼續(xù)踱步。
看方向,它們這是要離開桃花島去島外更大的竹林區(qū)尋找食物,反正,大象的一天不是在吃飯,就是在去吃飯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