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京城的官吏都在講說發(fā)生在富樂院的事。
在眾人的口中就成了有人嚷嚷著一定要詹徽的家眷,就是不肯換人,最后掀了桌子,砸了凳子。
眼看就要把富樂院給砸了!
這時常森站出來將他們訓斥了一頓,責罵他們行事肆無忌憚,太過猖狂,并且告訴他們以后不許再來鬧事。
常森全程對詹徽的家眷只字未提,可眾人都明白他這是在庇護。
對于腦子轉得慢的,實在想不通常森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按道理來說,他應該痛恨詹徽才對?。?br/>
常森這是要干什么?
這是他自己的主意還是別人指使他的?
有誰能夠指揮得動常森?
有明白事理的,立刻就跳過了常森,把目光注視向離開京城的那一位身上。
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三殿下,仁德!”這句話就掛在了文官的嘴邊……
在上朝的路上,官員們在彼此談論三殿下的仁德,在官署里,在私下會面的時候,也不住的談論。
對于文武百官來說,沒有什么比出一位仁德的儲君,更讓他們歡呼雀躍的了!
儲君仁德,那么他們以后的為官之路就不必再提心吊膽,不必再謹小甚微了……
這樣一位,連敵人的家眷都能善待,那對待他們豈不是會更加和善?
也因為這個緣故,文官集團此時對三殿下很是喜歡。
三殿下有太子之風??!
這簡直就比一向擁有賢名的朱允炆,還要仁德!
這怎么會不讓百官擁戴呢!
京城之中發(fā)生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絕對瞞不過錦衣衛(wèi)的耳目。
因此在富樂院里發(fā)生的一切,也很快傳到了錦衣衛(wèi)指揮使蔣瓛的耳中。
現(xiàn)在的蔣瓛對于三殿下的事情,猶如驚弓之鳥一般,極其害怕聽到。
因為每一次關于他的事情,都會讓自己在朱元璋面前經(jīng)歷一次生死!
這樣心驚肉跳、膽戰(zhàn)心驚的旅程,任誰也不想經(jīng)歷!
可是沒辦法,如果隱瞞不報,那自己這條獵犬,就失去價值了。
對于失去價值的東西,那么結局就是銷毀。
所以在謹身殿里面,蔣瓛前來求見,
朱元璋知道他有要事要稟報,便讓他進見。
慶童很識趣的打發(fā)走了服事的太監(jiān)和宮女,這等機密事情不是他們能夠聽的!
蔣瓛跪在地上稟報說道:“啟稟陛下,現(xiàn)在百官之中都在流傳,說是東宮三殿下庇護了詹徽的家眷……”
“當晚在富樂院,有幾個武將前去尋歡作樂,指名道姓要她們作陪,最后砸了一些東西,當時常森開口訓斥了他們,讓他們不要再鬧事……”
“這件事也傳了出去,所以官員們之中都覺得是東宮三殿下仁慈……”
朱元璋開口詢問說道:“那百官有何反應?”
蔣瓛回答說道:“百官私下都在談論這事,紛紛稱贊三殿下心地仁慈,是一位賢德的好殿下,有……有太子爺?shù)娘L采……”
“嗯,知道了!”
朱元璋揮揮手,蔣瓛便緩緩的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