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常向劉三吾請教治國安民之道、選賢任能之策,并委之以刊定典章禮制以及三場取士之法的重任。
其間劉三吾主纂的《存心靈》、《省躬錄》、《禮制集要》、《寰宇通志》等御用典籍,深受朱元璋的贊揚。
當時,朝廷征召了一批稱之為“經(jīng)明行修,練達時務之士”的元朝遺臣和宿儒,以備顧問垂詢。
其中被并尊為“三老”的劉三吾、汪睿、朱善所受到的禮遇最優(yōu)厚。
《明史·劉三吾列傳》稱贊他“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至臨大節(jié),迄乎不可奪”。
面對朱元璋的打趣,劉三吾并沒有覺得難堪,應對說道:“啟稟陛下,臣吃的是五谷雜糧,喝的是深淵之水,用的是普通草藥,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推薦給陛下。”
又說道:“可能是老臣性格率直,心中坦然,不會思量無關之事,也不會琢磨如何算計別人,如此才能夠吃得下睡得著吧?!?br/> “哈哈哈……你啊,自號坦坦翁,也不怕別人說你老不羞?!?br/> 劉三吾坦然的說道:“啟稟陛下臣可沒有什么好羞的,臣心懷坦蕩,無事不可對人言?!?br/> 朱元璋看著他,面含笑意問道:“現(xiàn)在各個藩王都在京城四處活動吧,聽你這么說,他們就沒給你送點奇珍異寶?”
又皺著眉頭訓斥道:“你可是咱的翰林學士,那分量重著呢,他們也太沒眼光了!就沒到你府上拜會拜會、聯(lián)絡聯(lián)絡感情?”
劉三吾面不改色的說道:“啟稟陛下,是有人到臣的府上,可是都讓臣拒之門外了,臣有俸祿可以養(yǎng)活全家,又有田畝可以生活滋潤,不差那點兒銀錢?!?br/> 朱元璋倒是非常欣賞這個老頭的率真,“這你就不懂了,真要讓他們進了門兒你就知道不是一點兒銀錢了,對了……咱的兒子誰這么有眼光?”
劉三吾回答說道:“啟稟陛下,光臣知道的就有秦王晉王,還有周王,被管家擋在門外的就不知道了,臣沒問過?!?br/> 朱元璋好像拉家常似的說道:“你看看,朕的這個家現(xiàn)在不安寧啊,朕的兒子們都想著當家作主,現(xiàn)在就不安生了,真是太心急了!”
劉三吾卻說道:“陛下這不能怪藩王們,儲君未定,他們就會覺得人人都有機會,怎么可能不爭不搶一團和氣?!?br/>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不悅的說道:“那你的意思是說這是朕的責任了!”
劉三吾卻并不害怕,“臣只是在訴說事實,并沒有指責陛下的意思,為了朝廷的穩(wěn)定,臣懇求陛下早立儲君!”
朱元璋眼睛之中充滿了哀傷,“你們怎么就不替咱想想呢,咱的兒子這才安葬沒多久,就要立儲君,連這點情分也要抹除,于心何忍啊,現(xiàn)在太子尸骨未寒,就人走茶涼了?”
劉三吾輕嘆了一聲,作為一個長者,他又怎么體會不到喪子之痛呢。
“請陛下節(jié)哀……”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那是痛徹心扉呀。
朱元璋哀嘆了一聲,眼眶微紅。
他心中是不忍也不愿把太子這個位置和名號給別人,那可是他叫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啊。
現(xiàn)在每次提到太子這兩個字,朱元璋的腦海里面都會浮現(xiàn)出朱標的音容笑貌。
而且這么快就把太子之位給了別人,這讓一向重視親情的朱元璋覺得太薄情寡義了,他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