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朱平安就這么云淡風輕的便直接干掉了大同總兵王樸。王樸乃是一鎮(zhèn)藩將,實打?qū)嵉某⒚伲瑓s被朱平安一槍轟開了腦袋。在場的幾千人頓時愣在了當場,其中也包括身為督帥的盧象昇以及楊廷璘。
????張大狗的騎兵將百十名王樸的親兵家丁砍翻于地,并沒有就此罷休。張大狗一聲唿哨,當即便有幾十名騎兵翻身下馬,手執(zhí)鋼刀,對準那些尚且在哀嚎不已,卻沒有斷氣的家丁,挨個補刀。直到場中的地上沒有一個留有氣息的,這才又上了馬,一陣風似的回到主陣中。
????張大狗卻策馬徑直奔向王樸的尸首,王樸四周的將官和士卒見狀紛紛驚恐后退,生怕這個滿身血污卻渾不在意的殺神將自己當做了下一個目標,王樸尸身的周圍頓時空出來一大片區(qū)域。
????張大狗卻不追趕他們,反而是奔至王樸尸身處,一個矮身,便將地上的那份兵部公文抓在手中。返身回到朱平安的身邊。
????“大人,大狗前來交令!”
????朱平安贊許的點點頭,接過張大狗手中的公文,看了兩眼,隨手撕成碎片,信手一丟,紙片順著風勢紛紛揚揚,片刻之間便已經(jīng)被吹得看不見影蹤。
????“朱平安,你擅殺朝廷大將,該當何罪!”回過味來的楊廷麟這才意識到,朱平安此舉無異于造反,當下最要緊的便是將盧象昇與這件事情割裂開來。
????朱平安沒理會楊廷麟,向著盧象昇一抱拳,“督帥容稟。按照朝廷規(guī)制。督帥為山陜、南北直隸勤王兵馬總管。兵部有令,直接知會督帥便可。如今王樸居然越過督帥收到了兵部的命令。這其中的確是不妥。卑職以為,這是王樸為自己臨陣脫逃尋找擋箭牌。為此假造兵部敕令,迷惑督帥和麾下將士!卑職斗膽直言,僅是未得將令便擅自撤退這一條,王樸便是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看看盧象昇若有所思的神情,朱平安又小聲說道:“縱然兵部的命令是真的,但這擅自命令勤王大軍撤退的命令卻直接給了王樸,這其中的含義督帥應該清楚,倘若這個蓋子揭開,恐怕連兵部相關(guān)人等都未必能討得了好去!督帥。大同兵馬若是離開,軍心必定動搖,當斷不斷,必有后患啊!”
????按照盧象昇的想法,這王樸的確該殺??杀R象昇心理清楚,王樸確實是奉了兵部和楊嗣昌的命令西撤的,僅是這一點,便令盧象昇投鼠忌器。自己在前線作戰(zhàn),大部精銳都歸到了高啟潛的麾下。留給自己的只有這三鎮(zhèn)總兵的人馬以及宣大的督標營,王樸如果一撤,等于是將自己至于到無兵可調(diào)的境地,恐怕就連虎大威和楊國柱都會生出別樣的心思來。
????令盧象昇沒有想到的是。初來乍到的朱平安做了自己都不敢做的事情,雖然狠辣了些,但卻是為了整個勤王大軍的安危。若任由王樸撤離,那后果可是不堪設想啊!
????盧象昇又仔細看了看朱平安??茨挲g不過十六七歲,小小年紀便有如此的手段。的確是令人咋舌。腦子也是動的飛快,瞬間便想到了栽贓于王樸的辦法。假冒兵部名義,為臨陣脫逃開脫,這一個罪名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用軍法處決了他。兵部楊嗣昌那邊,越過盧象昇擅自將命令傳給王樸,本就是不合規(guī)制的做法,一旦給掀開,僅是朝廷中的言官和御史都能給楊嗣昌冠上一個居心叵測的罪名。
????王樸一死,銷毀兵部的命令,這倒的確是個好主意。只不過,這少年恐怕從此就要惹上楊嗣昌這個仇家了,難道他便不怕?
????盧象昇定定神,立刻命令大同軍馬各歸原位,原大同右衛(wèi)參將唐通暫時掌管大同人馬。盧象昇又以戰(zhàn)事在即為借口,從大同軍中抽調(diào)了三千精銳臨時補充到宣大軍中,統(tǒng)一指揮。
????王樸這一死,大同軍中立刻沒有了主心骨,只能任由盧象昇揉捏。盧象昇更嚴令軍中上下一個口徑,王樸是在遇敵作戰(zhàn)時,中了韃子火器的流彈而亡,盧象昇將為其向朝廷請功厚葬,封妻蔭子。
????如此一來,總算安撫住了大同的軍心。更何況,還有唐通暫時升任為大同代總兵,唐通更是感激涕零,立刻向盧象昇表示了忠心?;貭I之后,立刻撤換王樸的心腹,當然也殺了少數(shù)不肯服從的人,將自己的部下安插到各營之中,很快,大同軍馬便恢復了平靜。
????事畢,朱平安的部隊回歸本營。盧象昇特意命人將他請到中軍大帳敘話。這本是應有之意,朱平安的這個下馬威不僅除掉了王樸,震懾了大同人馬,更是震動了整個宣大的勤王部隊以及盧象昇本人。
????“此子這是積習難改,將來必是一方跋扈藩鎮(zhèn)!”跟隨著盧象昇一回到中軍大帳,楊廷麟立刻氣咻咻的說道。
????“伯祥與那朱平安有舊交?”盧象昇很好奇。
????楊廷麟訕訕的笑笑,“略有所知!”
????盧象昇卻情不自禁的點點頭,“軍中仍須殺伐手段,況且如今的軍中涇渭分明,不用這等雷霆手段確實難以服眾,如果今日真讓王樸撤軍,那我等可就……!”
????“督帥糊涂啊,此子這是心懷叵測。您仔細想想,這件事情將來要落到誰的頭上,還不是要找落在您的肩上。朝廷中楊嗣昌、高啟潛之輩只會把這筆賬算在您的身上?!?br/>
????楊廷麟一提起這個,盧象昇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盧象昇本是兩榜進士出身,崇禎二年時,因為在大名府任知府期間政績卓著,被升任為廣平、順德、大名三府兵備道,屢次進剿流賊,戰(zhàn)功赫赫。其后入兵部,由此執(zhí)掌軍事多年。朝堂上的黨爭令其深惡痛絕。這也是他一直甘于在外領(lǐng)兵,而不愿升任朝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