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靠山就是好啊……’
望著古道仙喜滋滋地收了金蠶劍,方仙心里暗笑。
實際上,白骨山陷空洞的綠姥姥不過個旁門金丹,他自己勉強也可以收拾。
只是不想越陷越深而已,須知綠姥姥跟那虛鼎老祖一樣,也有親朋好友,自己只怕殺不過來,反而陷入劫數(shù)之中。
蜀山劍派大運本來就要與旁門左道沖突,卻是無妨。
而古道仙收了這金蠶劍,自身機緣卻也要變得淺薄一點。
這種旁門飛劍,如何能與正宗飛劍相比?
其他三小,等到神通境,師門自然會有合適飛劍賜下,古道仙就未必了,誰讓他本身已經(jīng)有了呢?
此中種種,只是隨手而為。
方仙送走莫逍遙等蜀山派弟子,又看到曹秋滿臉郁悶道:“道友欲出售飛劍,我玄光正宗也不怕她綠姥姥啊……”
“哈哈……”方仙只是一笑,進入曹秋準備的靜室,準備開啟金手指參悟莫逍遙給出的一門劍術(shù)。
這門劍術(shù)名為‘逍遙劍訣’,也不知道是哪個劍仙前輩所傳,不過與火龍劍訣相差仿佛,論堂皇大氣,那是遠遠不如南明離火劍訣。
方仙要一門劍訣過來,只是為了增益自身根基,磨練劍術(shù)而已。
“劍光分化、劍如雷音、劍光破法……我已經(jīng)證得劍光破法,接下來最好成就劍如雷音之境……如此一來,真的是一念之間,千里之外,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了!”
“此外,莫逍遙還算個厚道人,在劍訣之后,還有煉劍之術(shù),能煉出‘逍遙飛劍’,只是材料難尋……”
……
不知不覺中,三日時光飛逝。
云臺峰頂。
方仙與曹秋占據(jù)一處石臺,等到晌午,就見得數(shù)道劍光自西邊而來,現(xiàn)出三位劍仙。
那竹云老道,赫然就在其中。
莫逍遙等蜀山小輩連忙駕馭金船,過去匯合。
“竹云道長、三笑和尚、洛水仙子……”
石臺之上,曹秋深吸口氣:“果然是三位金丹境劍仙!”
方仙知道,修仙之路何等艱難?更不用說有的人傳承法門有缺,不得不拜好幾個師父,大門派之中道僧混雜、還有俗家居士,都是正常之事。
這三人,都是蜀山派的成名劍仙,非同小可。
而在此方天地中,元神道君蹤跡縹緲,神龍難見,法相真君也是各大派壓箱底的戰(zhàn)力,輕易不能動用。
真正爭斗最多的,還是神通、金丹修士。
‘甚至……就連玄門正宗,都不一定每代能出元神道君,不過有著鎮(zhèn)教之寶,也能鎮(zhèn)壓自身氣數(shù),不輸一尊元神道君,是以門派長存千萬年,萬般劫數(shù)都難以磨滅,這才是真正的大派氣象。’
‘至于旁門,就是以法相真君而興,卻終究難以突破元神,煉就長生。若是沒有得力弟子,往往真君死后數(shù)代就衰……’
元神道君,理論上已經(jīng)壽元無限,只是還要渡劫,渡得過去,就是得道飛升,渡不過去,則形神俱滅。
旁門功法,無法證就元神,也就無法長生,難得正果。
‘這個世界的旁門也是慘……如果我要戰(zhàn)天斗地,不服命運,說不準就要發(fā)一個旁門證道的大誓來,但又何必呢?元神長生它不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