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歌有些詫異,沒想到居然還有這般收獲。
而后,他細細查看,發(fā)現這一絲愿力的特性有點古怪。
以往的愿力,都是有一定指向性的,正所謂有所求,方有所愿,莫天歌賣炒粉三年積蓄的愿力,便積蓄著礦區(qū)工人對“食”的渴求,最后通過大愿獻祭符箓置換出兩門食譜,也顯得并不奇怪。
而王天元的愿力,夾雜著對家鄉(xiāng)荒災的擔憂,最后融入到那一道米糊饋食之宴,就呈現出了嗅味而飽腹的特效,也是很順理成章的。
而這一絲怨魂戾魄放下執(zhí)念后,反饋而來的愿力,卻是徹徹底底的無欲無求。
無求之愿,聽起來有點古怪,但這一絲愿力,卻極盡的純粹,即便只有一絲,也有一種深邃莫名之感,與莫天歌以前收集的愿力,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
雖然這一絲愿力有些古怪,但莫天歌也并沒有覺得多奇怪,以前他收集的皆是活人的愿力,而此刻的獲得的卻是逝者之愿,兩者有差異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了。
莫天歌心生好奇,便打算用一用這純粹的逝者之愿。
大愿獻祭符箓很是靈異,并非只有愿力蓄滿才能用,即便只有一絲一縷也能用,只是,愿力積蓄越多,最后置換而來的效果就越好而已。
莫天歌心念一動,許下了“提升我的修為”的愿望,而后右手背上的大愿獻祭符箓立刻對這一絲純粹無暇的愿力產生了反應,光輝一閃,愿力消失,而后,一沓錢憑空出現在了莫天歌眼前。
錢是好東西,是萬能的等價物,在前世地球,尚有錢買不到的東西,但在仙道昌明的藍星中,錢買不到的東西就不多了,所以,有錢是每一個藍星修仙者共同的追求。
看到自己許愿之后獲得了一沓錢,莫天歌先是心生狂喜,覺得自己找到了修仙的通天捷徑,但真的拿起這一沓錢,看見上面印著的“天地銀行”四個字,臉色立馬垮了。
冥鈔這東西,不能算錢,只能算是商品!
而莫天歌不是很死心,不相信如此純粹的逝者之愿,只是置換出了這般玩意,便細細看之,一看之下,便察覺了這冥鈔的一些古怪。
冥鈔的紙非常粗糙,但卻非常堅韌,說不清是什么紙所鑄,而冥鈔上的花紋與圖案,也隱隱給人一種玄異之感,窺久了,便莫名有一種迷離之感,而這冥鈔的幣值也并不大,只有一元,一沓冥鈔加起來,不過剛好百元。
這冥鈔,似乎有些非同尋常,這讓莫天歌不由得深思起來,而后他將這一沓冥鈔收了起來,而后,只留一張拿在手中,便去了附近的一座山中。
在山中,莫天歌壘起石堆,構筑一個墳的形態(tài),而后插了一根樹枝,當做碑的概念。
而后,莫天歌點燃了那一元的冥鈔。
冥鈔燒的極慢,絲絲縷縷的煙氣裊繞,不一會,一些逝去山中的殘缺獸魂,便化作凡人難以洞察的陰風,飄蕩而來,圍繞著這一座簡陋的墓與碑打轉,貪婪吸嗅著這一元冥鈔所化之煙氣,而后,這些殘缺到連“靈”概念都說不上,只能說是生命精氣散于山中后殘留下來的山野獸魂,形態(tài)便穩(wěn)定了一些。
見到這一幕,莫天歌若有所悟。
那逝者之愿,給與莫天歌的愿力,不同于活人之愿,如果非要命名,應該是近乎陰德一類的元素,莫天歌通過大愿獻祭符箓的置換,便將這一份陰德置換成了蘊含陰德之力的冥鈔。
“逝者之愿的反饋,居然是陰德嗎?這倒是一種極其稀罕的資源啊?!?br/> 搞清楚這個問題后,莫天歌忍不住摸了摸下巴,思索著這陰德的用途。
不是陰德沒用,恰恰相反,是陰德的用途是在太多太多了。
陰德,可謂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超凡核心。
行幽冥而通無常,事鬼神者即為巫,而這巫,便是陰德的一種之呈現。
在前世地球,老子未曾統合百家巫說,推陳出新開創(chuàng)大道,締造煌煌道德之言前,陰德便曾經主宰著時代,是一切玄奇詭秘的核心,而道德崛起之后,陰德便漸漸落幕了,雖不為主流,但也依舊根深蒂固存在著。(作者話注1)
好比這冥鈔,民眾燒冥鈔這般習俗的源頭源自于哪里呢,這便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了。
冥鈔之原型源自于魏晉,但那時冥鈔并不是燒,而更多的是一種陪葬品,而具體之原型,有學者說是秦漢神仙家的符箓請神遣鬼之術,道人一紙符箓,能請三山五岳之鬼神,這般手段也多用于民間祭祀,而民眾有樣學樣,便留下了這般民俗(注2)。
然后,道家的符箓請神遣鬼之術,也源自于更古老的時代中,巫師供奉鬼神的一種代祭物,或者說是奏于鬼神聽聞的“表文”!
也就是說,一路向上追溯,民眾燒黃紙或者紙錢祭奠逝者,本質是一種圍繞著陰德而起的犧牲與祭祀儀軌,只是這種儀軌普遍執(zhí)行的不夠正確,讓本來就效力弱小的儀軌,變得更加的無意義了。
但莫天歌此刻手握陰德冥鈔,便是握住了源頭,一些源自于陰德的法與術,也有了重現的可能性。
莫天歌走的是體修之道,以后也不會分心去學仙術,在他沒有走到一力破萬法之前,這方面注定是他的缺陷與弱點,但此刻卻有了彌補的可能性,而與此同時,這也大大拓展了莫天歌的廚藝領域可能性,讓他的廚藝可以向著更強而有力的方向發(fā)展。
要知道,正兒八經的烹幽煮鬼,屠神吃神一類的菜,是真正在歷史中出現過的,那可是古老巫者的拿手好菜。
鬼神所化之圖騰從不固定,可被取代,也可被吞噬,而主持這些儀式的,皆是巫,也可以說,一切巫事,皆是陰德之凝。
造神,弒神,食神之法,由此而起,同時那也是最古老的“烹”,因為很多時候,巫皆是圍著篝火,當著部落成員操作這些儀式的。
而古老的氏族時代中,不止是人類的攻伐,也是鬼神圖騰的亂戰(zhàn),勝利得到一切,敗者,子民為奴,圖騰為食。
最終,浩蕩的時光大鍋中,一道名為“龍”的神話之菜誕生了,有著震爍古今之威,那可謂是陰德菜系的巔峰呈現。
莫天歌越想越興奮,恨不得能夠立刻閉關,好好參悟一下陰德菜系之妙,不過,事還是要一點點做的,莫天歌看了看這些山野精魂,微微一搖頭,功力催谷,便將這些弱小到僅能隨陰風而來的山野精魂吸入體內。
死亡是一種結束,來自于天地,也歸之于天地,這是大道之凝。
像是這種山野精魂,殘靈不散,不得解脫,久而久之,便有可能化作瘴氣,演化一方惡地,也壞一方之風水。
雖然這是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變化,但莫天歌見了,還是有些不忍,愿給它們一條解脫之路,而這同時也可助長天魔功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