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了思路后,將紙甲型戰(zhàn)斗廚師服,升級為青銅型戰(zhàn)斗廚師服,只剩下具體的技術(shù)問題了。
鎮(zhèn)子中便有鐵匠,莫天歌直接把銅器戰(zhàn)斗廚師服的基礎(chǔ)制造,外包委托給他們了。
青銅器時代,之所以比鐵器時代更早,很大程度是因為青銅器的鑄造技術(shù)更簡單一些,即便是鎮(zhèn)子中這些手藝一般般的鐵匠,想要打造一些青銅器,也不是很難。
只是,莫天歌要制的這青銅器要求多了一些,所以鎮(zhèn)中鐵匠忙碌了許久,才將莫天歌所需的基礎(chǔ)青銅組件做好了,送道莫天歌手中時,便是一片又一片的青銅片。
制甲,是一門高尖端的技術(shù)活,但也要看情況,既講究美觀與實用性才講究技術(shù),如果不那么講究,弄幾個鐵板掛在身上,也可以算是一件甲胄了。
青銅片打孔,然后繩索穿起,一番搗鼓,一件簡易型青銅甲便出爐了,甚是簡陋,也談不上美觀,重量以及著裝舒適感更是談不上,不過這只是初胚,還不是完成品,莫天歌還需遵循前世所學的民俗學知識,將之祭煉一二。
青銅器輝煌時,約莫是在周朝,那個時候,青銅器中有一個大分類,喚作“禮器”,號稱藏禮于器,這些青銅禮器涵蓋了周朝祭祀,喪葬,宴飲,待賓,日常生活等等一切方面的禮節(jié)。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周禮二字,盡在青銅禮器之中,而巔峰的呈現(xiàn),也是最初的源頭,便是影響了炎黃文明許多年的九鼎祭。
三才之儀,六合之相,九州大禮鑄一鼎,鼎鎮(zhèn)八荒,耳足四方,內(nèi)承天地而成一禮,世間萬物皆有序,納入鼎中大烹大祭之,如此方有呦呦鹿鳴,天下大爭之氣象。
孔子所言之周禮,其實指的就是這由夏而鑄,傳于殷商,光于周朝,涵蓋社會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九鼎祭禮。
而這九鼎之禮,即便到了宋朝,也有人相信,那就是天下氣運,王權(quán)象征的凝聚。
當然,作為歷史中最有才的昏君,宋徽宗耗二十二萬斤銅,自鑄九鼎,因德不配位受天罰,導致九鼎祭徹絕于炎黃,那又是玄學中的另一樁公案了。
青銅禮器之巔的九鼎祭,不論文化亦或具體儀軌,莫天歌皆是知之甚詳,畢竟在后世,那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但知道歸知道,莫天歌也是有心無力,因為九鼎祭的工程量巨大到匪夷所思,莫天歌也只能采用其最基礎(chǔ)的一部分概念,來祭煉這青銅戰(zhàn)斗廚師服。
青銅器,與青銅禮器,這其實是兩個概念,莫天歌此刻所做的,便是以禮祭甲。
首要做的,便是雕紋賦形。
青銅禮器之源,便源自于大禹收九州之金鐵而鑄九鼎,那是大禹在鼎之表面銘刻天下山川河岳之形,鬼神妖獸之貌,放于宮殿之外,任由旁人觀看,彰顯大夏之文治武勛。
為何能夠彰顯文治武功呢?很簡單,那些鬼神妖獸,全部都是大禹老人家治水的時候,親手干趴下的各路妖魔鬼怪,干趴之下后,他還要拍下這些妖魔鬼怪的照片,烙印于九鼎之中,擺在外面,不斷告訴別人,這些家伙雖然看起來很兇邪威猛,但通通都被自己用拳頭暴艸過,艸只能只能跪在地上嚶嚶叫喚的那種!
對于喜歡叫幾百個扛著大斧頭的肌肉猛男,在敵人部落不遠處一臉猙獰進行“舞干戚”,也就是進行和平軍事演習,讓敵人只敢陪著笑,不敢不和平的大禹而言,這些都是常規(guī)操作。
黃帝一家,代代皆是這種掄起斧頭講和平的猛男,當然,大禹比起黃帝,還是要差不少。
論猛男式裝逼,黃帝才是天下無雙之豪杰,后世帝王夢寐以求的泰山禪祭禮,便源自于黃帝一次不經(jīng)意間的裝逼。
這有些扯遠了,而說回這青銅禮器,大禹這種猛男式的文治武勛彰顯,為青銅禮器賦予了最初的玄學意義。
封禁鬼神之形于禮器中,役其形,劾其威,以其尸骸鑄鼎,彰顯那潑天的九州王權(quán)威嚴!
這般青銅禮器,彰顯的是赤裸裸的力量與威嚴,甚至還帶有一種蠻橫兇狂的味道。
而殷商與大周繼承了大夏之禮,卻少了那種橫掃九州的蠻橫兇狂,而是多了幾分藝術(shù)性的文雅。
青銅禮器皆有雕紋賦形,不再有夏朝那般直接,那曾經(jīng)融于青銅禮器中的鬼神之形,簡化為更具象征意義的獸紋,隨后又在這個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了龍鳳紋,云雷紋等等簡略的紋路。
這是一種進步,夏朝只是以鬼神之威而鑄禮器,而到了商周,不只是鬼神,甚至連天地萬物之象征意蘊,皆融于青銅之中,化作禮器,融入到人類的生活百態(tài)之中。
而這些銘刻于青銅禮器上的紋路,便是玄學之道中最初的“術(shù)”,后世流傳的符箓,便源自于此。
可以這么說,后世炎黃一系各路玄學教派傳承的符箓,最初便是源自于夏朝,由大禹親手銘刻于九鼎禮器之中鬼神之形。
知曉這些源流演變,莫天歌此刻要做的就很簡單了,就是熔煉一些象征意蘊,化作紋型煉進這青銅甲中,將之化作禮器。
莫天歌手持工具,緩緩加工著那青銅甲,他做的很慢,因為這事真的急不得,需要很大的耐心與專注,甚至還需一些虔誠。
若要成禮,自是須以禮待之!
當莫天歌專心致志時,精氣神凝聚,不自覺間,隱隱有著開啟太陽球食譜的神通烹飪時的感覺。
心神超越,與萬物共感,無我相,無外相,最終萬物渾然為一,始終天人合一之妙。
幾番借用太陽球食譜的力量,也終是留下了一些痕跡,讓莫天歌不經(jīng)意間能夠觸摸這般境界。
但此刻莫天歌也沒在意這些,他的眼中,只剩下這一件青銅甲。
銼刀微動,在青銅家中勾勒的型與紋。
他要雕的,不僅僅是型與紋,也是禮!
“現(xiàn)在的狐尊山,也越來越熱鬧了啊?!?br/> 福蘊姥姥依舊待在客棧之中,在這靜謐而平靜的時光中,渡過自己的漫漫的歲月,偶爾轉(zhuǎn)頭,看著外面因為廚藝速成培訓班畢業(yè)典禮,而變得車水馬龍的鎮(zhèn)子,不自覺感嘆了一句。
而在不遠處,山主正在品茗喝茶,對這些壽元悠久的鬼神而言,如此無所事事,靜享歲月的時光,是一種常態(tài)。
一壺茶,一碟花生米,便可坐一天,像是狐尊那種,因為救濟一域之民,每天都忙到不行的才是極端的罕見。
山主聞言也回到:“是啊,那原始神尊改革了狐尊廟后,現(xiàn)在來往于狐尊廟之人那是越來越多了,不得不說,那廚藝速成班當真有幾分不凡,那些普通人居然也能殺了一只妖邪,倒是讓你說中了,原始神尊所做之事,的確會帶來一些影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