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八門巫師傳承,難得嗎?
并不。
事實上,巫師傳承散落在各處,在玄靈界沒有破碎之前,所有勢力都有完整一份。
因為后來的修行道路脫胎于巫師,所以后來者在修行的時候,還會時常參悟巫師傳承,從中汲取精華。
通靈師的傳承,就是如此而來。
原本李沐的計劃,是統(tǒng)治南疆之后,從保存完好的天愚宗獲得巫師傳承,現(xiàn)在倒是不用了。
在天龍秘境中,李沐站在黑鼎前,將骨片放進去,他依舊是利用分解能力測試其中是否隱藏著什么。
不滅骨:分解可得到坤、水、山、澤四道本源法則,可單獨提取內(nèi)部真意與信息,不損傷載體。
李沐驚訝:“不滅骨的范圍也太大了,這也屬于不滅骨,這等層次的不滅骨,不知道有什么功效。
“只是本源法則是什么玩意兒,前世小說中那些東西?”
李沐選擇提取,黑鼎并不是什么都要消耗本源,簡單的提取就不用。
一團像是無數(shù)絲線構(gòu)成的光球從骨片上方升起,這一瞬間,骨片變得晶瑩剔透,外形也變成了月牙。
那光球升起后,自然化作一本古樸的書籍,封面上什么都沒有,又像是什么都有。
李沐尋思通靈秘典就來自于這巫道傳承,于是想起一個操作,取出自律的通靈秘典,放入黑鼎,嘗試讓巫道傳承融入秘典。
毫無疑問,黑鼎傳來會失敗的可能,如今黑鼎需要再蛻變一次,才能讓這種融合強化注定成功。
只是這一次李沐的猜測也成功了,黑鼎本身就有諸多能力,比如分解、融合、強化、煉制。
因為不完整,所以那些能力并不是百分百能成功,但……若是李沐自身掌握了高深的煉器知識,也可以主動操縱黑鼎去煉制。
當(dāng)然,李沐如今實力弱小,也不懂煉器,自然只能讓黑鼎自行運轉(zhuǎn)。
取出一些空白的書籍,李沐將巫道傳承復(fù)印在書中,隨后那光球便留在黑鼎內(nèi),這東西他直覺很寶貴,留在黑鼎內(nèi)才是最保險。
等到足夠的了解,就去利用它們。
現(xiàn)在,李沐拿出不滅骨,真的難以想象這是人的頭蓋骨,它就像一塊巴掌大的寶玉,向外散發(fā)著柔和白光,同時也散發(fā)出一股吸力。
它似乎在渴望什么,李沐沒有疑惑,因為經(jīng)過黑鼎處理的東西,李沐都能知道屬性。
比如不滅骨,看起來沒有任何詞綴,但它的主人生前太強了,這不滅骨有著“再生”這種頂級詞綴,能夠吸收外界能量或者其它骨骼進行生長。
還有“修復(fù)”“聚靈”“能量傳遞”“增幅”“蔓延”等屬性。
黑鼎的詞綴是賦予萬物屬性,這些屬性并不是獨特的,而是世界上本來就有的,身為一位載道強者,他的骨頭特殊點完全正常。
正常做法,李沐應(yīng)該把不滅骨打碎,然后讓它變成多個不滅骨,但是……他做不到。
理論上這不滅骨最適合的是制作一根骨杖,但現(xiàn)在李沐也不會工藝,便回到花圃,將其放在核心平臺之上。
花圃的煉制就需要不滅骨,當(dāng)初藍品的花圃肯定不可能使用載道境的品質(zhì),這骨頭放在花圃,能夠散發(fā)出“道韻”,滋養(yǎng)花圃。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李沐的錯覺,他感覺在不滅骨旁邊,腦子都要靈活一點,于是干脆坐在平臺上開始閱讀巫道傳承。
打開書的第一頁,李沐開始懷疑人生,這都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符號,雖然他看上去就莫名其妙的懂了,但為什么會看懂?
巫道總綱很簡單,就是人站在天地間去感悟天地,然后最強大的大巫將天地萬象歸類到八卦之中。
從八卦中可以解析出萬事萬物,甚至這上面說,如果一個修士能夠觀測到一切事物,就能清晰知道未來。
總綱過后,就是乾,可以從風(fēng)雷雨電中入手,去感悟天象,之后是坤,描述依舊簡單,但這一次,李沐沒覺得簡單。
甚至他覺得剛才說“乾”簡單的自己是個傻子。
因為坤元仙典的緣故,李沐對于大地之道有些了解,因為看坤所屬的《息壤》時候,就仿佛看到了大地的奧秘盡在書中。
每看一遍都有一種新的感悟,就如同一開始閱讀坤元仙典一樣,恐怕他之所以看乾所屬《應(yīng)龍》之時覺得簡單,是因為他看不懂。
甚至隨著繼續(xù)深入,李沐產(chǎn)生一個匪夷所思的念頭:“《坤元仙典》不會就是從巫道傳承《息壤》中領(lǐng)悟的吧?”
他越想越覺得是如此,因為他之前在坤元仙典中感悟到的東西,在《息壤》中同樣也有,甚至更加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