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你剛才是說陛下收繳了壽寧侯在密云的土地?”李兆同沉吟著問道。
他記得,自己的“記憶”里,密云有一個叫巨各莊鎮(zhèn)的地方,有一座首云鐵礦,在四百多年后,這里會是京城唯一的國營鐵礦山。
但是問題來了,李兆同不懂煉鐵工業(yè),他只知道一個名詞——高爐煉鐵。
于是,李兆同將心思沉入了腦海,向系統(tǒng)詢問:
【系統(tǒng),兌換高爐煉鐵工藝需要多少天壽命?】
【3600】
李兆同:“……”
“算了,就算去開發(fā)首云鐵礦,也來不及,而且鹽鐵銅布茶這五項產(chǎn)業(yè)在大明的利益牽扯,實在太大,貿(mào)然入場,也是不好!”李兆同只好這么安慰著自己。
畢竟,3600天的壽命可不是說說的!
蜂窩煤給他帶來的收益,也不過才3600多天,所以,如果李兆同兌換了“高爐煉鐵工藝”,那他就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李兆同嚴(yán)重懷疑,這系統(tǒng)就是故意卡著這個點給他開價的。
“二郎,要不我們跟壽寧侯服個軟吧!因為如果再這樣漲下去,蜂窩煤爐很有可能會給西山煤業(yè)帶來巨額的虧損!
但這還是其次的,普通百姓不知道,這鐵價大幅上漲的背后是壽寧侯和建昌伯在搞事。
所以,到時候鐵價失控,普通百姓買不起鐵,那么他們就會將憤怒對準(zhǔn)西山煤業(yè),會認(rèn)為是西山煤業(yè)用了太多的鐵,才導(dǎo)致鐵價暴漲的。
這樣一來,對我們西山煤業(yè),很不利?。 ?br/> 李東溟有些憋屈地建議道。
沒辦法,這張家兄弟做的事情,實在是太惡心了!
“不行!絕不能服軟,一旦服軟,陛下的顏面,將會大失,這是比鐵價失控還要更可怕的事情!所以絕不能服軟!”
李兆同斬釘截鐵地否決了李東溟的提議。
“那怎么辦?”
“輿論的事情,很好解決,到時候花錢找一些閑漢去散播鐵價上漲是壽寧侯和建昌伯在使壞的消息就好;
但這鐵價上漲,著實是一個比較嚴(yán)重的問題,我需要好好想想?!?br/> 張家兄弟囤積生鐵導(dǎo)致鐵價上漲,用的是正常的市場競爭招式,雖然有囤積居奇的嫌疑,但并不能算是陰招,畢竟張家兄弟也是真金白銀的在市場上收購。
“要不將此事讓陛下知道?畢竟西山煤業(yè),陛下占了七成?!?br/> “不行,不能告狀!”
李兆同還是否決了李東溟的提議,他覺得,如果自己去告狀的話,告是可能告得贏,但是這會顯得自己很沒本事。
而且,張家兄弟就算輸了,也得不到什么懲罰,頂多也就是挨幾句訓(xùn)、停止收購,并不會傷筋動骨,因為他們身后站了一個扶弟魔級別的皇后。
反倒是自己,不僅壓不下生鐵的價格,還會得罪張家兄弟,給自己惹一身騷。
因此,李兆同認(rèn)為,不到萬不得已,自己是絕對不能找弘治皇帝告狀的。
他決定發(fā)狠一次,就不信了,自己一個融合了來自未來的靈魂,又有系統(tǒng)傍身的人,還會玩不過兩個只會靠姐姐保護(hù)而無法無天的小人?!
“要不漲價吧?”李東溟有建議道。
“漲價更不能!一旦漲價,我們就不能打利國利民這張牌了!這對蜂窩煤的推廣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