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云:“夜如何其?夜未央”。
此乃漢家第一宮闕,未央宮名字的來歷。
長號嗚鳴,在漆黑如墨的茫茫夜色中回蕩。
緊接著,鐘鼓齊鳴,演繹大漢磅礴之氣勢。
“當!”“當!”“當!”
“咚咚咚咚咚……”
在交錯的禮樂聲中,借著皎潔明月,幾十名頭戴黑色官帽、身著深色漢服、盯著濃濃黑眼圈的兩千石重臣,去鞋之后,如同魚群遨游一般,涌入了承明殿。
隨著大門關閉,幾十名千石官員在門外等候。
九根魚油巨燭藏在帷幔之后,其散發(fā)的柔和光芒,恰好照亮整個大殿。
劉徹頭戴帝王之冠,神態(tài)威嚴,面向南方,端正的跪坐在榻上。
殿下郎中俠陛,陛數(shù)百人。
以韓安國為首的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向。
以田蚡為首的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向。
承明殿中文武官員,皆跪坐,靜靜地等待劉徹宣布今日事宜。
朝會的召開,并不像影視劇中,每天召開一次。
一般來說,西漢時期,除了在歲首會定期召開之外,其他的時間,除去一些重要節(jié)日前夕之外,都是不定期的。
沒有哪一位大臣敢保證,下一次朝會是什么時候。
不過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漢宣帝,也就是劉徹的嫡曾孫子的時候就結束了。
這小子開創(chuàng)了常朝,每五天舉行一次聽政。
自此之后,文武百官在其他時間,可以放心地在家睡懶覺。
當然,緊急軍情除外。
這種體貼下屬的行為,應該算得上是西漢好老板了。
要不然,大臣們沒有被政務累死,先被睡眠不足給戕害死了。
西漢的朝會開始于“夜漏未盡七刻”。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古代日出前二刻半是平旦,平旦是夜漏的終點、晝漏的。
夜漏未盡七刻就是平旦前七刻,夜漏未盡七刻則在日出前2小時又9分鐘又36秒。
這要是在六月中旬,長安日出時間在五點半左右,大臣們朝會就要在凌晨三點多了。
這幾乎堪比學習美術的高考生了。
三個字:要你命!
----
劉徹面無表情。
用手拍了拍身前低矮的案幾。
任由“咚!咚!咚!”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見下方兩千石正襟危坐。
其厚重威嚴的聲音,緊跟著回聲,一起在大殿中蕩漾。
“今日朝會開始之前,朕想先問一個問題?!?br/> 劉徹用銳利的視線,掃視下方一圈。
隨后,不夾雜任何感情的聲音,從首位,向大殿傳播。
“黃河決口已經(jīng)三載!三載而來,下游數(shù)個郡縣,超三十萬民眾,百萬頃良田受難!為此,朕舉全國之力,任命多名兩千石以治理黃河。然,為何遲遲無法治理決口之孽龍!”
田蚡臉色微紅,低著頭,咧著嘴,讓人分不清他的心思。
而韓安國則靜靜地坐著,盯著對面的文官群體,一言不發(fā)。
文、武的兩大boss都不開口,這讓百官大氣也不敢喘,全都低著頭,唯唯諾諾。
一時間,大殿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劉徹仿佛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
忽然一笑,雙手搭在大腿上,饒有情趣的詢問,
“為何諸卿皆沉默不語?可是有想法?”
劉徹笑的很歡。
像是一個正在提問的老師,盯著那幾個頭都快埋進胸口的人。
左眼一沉,眉頭一皺,開始挨個點名。
“薛澤愛卿有何高見?”
一個坐在文官群體中,年紀約四十多歲、身材矮小、外貌滄桑的男人急忙起身。
拱手。
答曰:“卑臣愚鈍,不知?!?br/> 劉徹失望地搖了搖頭,瞥著武官的隊伍,喚道:“李蔡愛卿有何高見?”
一個男人臉色驚變,猛地抬頭,渾身顫栗,。
急匆匆地站起來。
與薛澤一樣。
拱手,
拜曰:“陛下,卑職愚鈍,亦無可行之辦法。”
劉徹臉上出現(xiàn)了不耐煩的神色。
揮揮手,示意二人坐下。
又瞅著鄭當時,“大農(nóng)令可有方案?”
大漢九卿之一的鄭當時不急不慢地站起來。
咧嘴,笑著,拱手,
“陛下,臣以為,此事應該詢問丞相?!?br/> “哦?為何?”劉徹微微驚訝。
“一歲之前,丞相便提出黃河決口的原因。卑臣覺得,朝堂之上,對黃河最了解的,莫過于武安侯了?!?br/> “既然如此,那就由田愛卿說兩句吧?!?br/> 劉徹那道令人毛骨悚然的目光,落到文官之首。
田蚡樂呵呵地站起來。
先瞇著眼,瞪了鄭當時一眼,再笑瞇瞇地望著劉徹。
“陛下,一歲之前,數(shù)十萬民夫都未成功治理,臣以為,能夠阻擋我大漢之力者,唯天耳!以人力對抗天威,實乃不自量力?!?br/> “這么說,丞相是覺得,黃河孽龍不需治理?”
“非也!”田蚡搖了搖頭,“臣覺得,貿(mào)然對抗天威,只會招來禍事。降服孽龍,應靠上蒼之力。只要陛下勤于祭祀,定然可以感動上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