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決賽成績出爐。
蘇神10.51第一名。
周兵10.65第二名。
白小浩10.66第三名。
短暫的慶祝過后,開始項目頒獎,中運會不愧是國家的大型運動會之一,雖然在普通人這邊可能沒有多少知名度。但是經(jīng)費方面,比省級比賽有錢多了,有錢,就意味著排場也大些。
這也是蘇神正兒八經(jīng)的第一塊全國金牌,他站在領獎臺中間的位置,等待主辦方頒獎。
劉祥這個時候果然跟著一起走了過來,一看到蘇神,甚至主動打了下招呼:“你好蘇同學,跑得很好,再接再厲?!?br/> “謝謝祥哥。”蘇神也點點頭,對于這個時候就和劉祥見面,他其實是沒有想到的事。
本來以為,怎么也需要進入國家隊才能接觸到這么大的“腕”吧。
哪知道中運會就給請來了。
“對了,蘇同學,我想要問問你啊,你的教練是誰。”劉祥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蘇神說完后,他有些腦子宕機了半秒。
因為細細一思考……腦子里面好像沒有寧德鮑這個人啊。
國內的田徑名帥里面,有這個人嗎?
而且這是個女性的名字吧。
那在國內的名教圈里面就更少了。
劉祥決定回去問問自己的教練組,看看認識不認識這個人。因為他很想知道,這么成熟的歐美起跑模型,這個教練是怎么運用到國內運動員身上。
他也想要嘗試改變一下。
作為一個頂級的世界冠軍,劉祥對于挑戰(zhàn)和突破,都有強大的主觀欲望。
所以他才會在功成名就后,還主動提出修改技術項目,還是大改,不是小修小補那種。
原本覺得歐美起跑模型是不是真的不符合國人生理條件,現(xiàn)在一看,有人就做的很好嘛。
人就是這樣,一旦有人從0做到了1,那么后面人的心態(tài),也就跟著變了。
就怕沒有人能做到。
做到了,從1開始就容易多了。
劉祥給蘇神脖子上掛上金牌,遞出榮譽證書,伸出手和蘇神握了握道:“希望盡快進入健將級,希望早點在國家隊看見你?!?br/> 劉祥這話算是半鼓勵半安慰了,或許很多人聽到后都會立刻點頭,說我一定會好好努力。
但蘇神的話卻是——
“我一定會的,祥哥,等我?!?br/> 等你?
劉祥覺得有些奇怪,但也沒有多想,以為這就是天才的個性,畢竟他自己,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天才。
看到劉祥給周兵開始頒獎,蘇神其實有些話欲言又止,但就現(xiàn)在的身份和地位,自己和奧運冠軍胡亂說話,還是打破了奧運會紀錄的奧運紀錄保持者……
恐怕鬼才會相信自己。
劉祥身邊已經(jīng)是國內最好的一批團隊,自己說什么會有用呢。
再說劉祥現(xiàn)在最主要的問題,其實已經(jīng)不是訓練了,而是名氣爆炸后,開始“身不由己”。
各種壓力和期盼都壓在他的身上,他根本不可能有時間來喘這一口氣。
就算自己想要停下來,上面也不會同意,劉祥的教練組也不會同意。
因此蘇神動了動嘴,只能是把話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劉祥給每個人的衣服上都簽上了名字后,又回到了解說席那邊。
周兵只是在奇怪,為什么蘇神看著劉祥的眼神,有些復雜,好像充滿了情緒。
但是,就是看不到幾個好的。
……
結束了100米男子決賽后,女子決賽也即將開始。
寧德鮑在陳娟上臺前,交代了幾句,主要都是讓她調整好心態(tài),放輕松,不要緊張。
其余的,都沒有什么,陳娟只要不失誤,硬實力已經(jīng)壓過了這些人一大截。
“加油娟妹子,好好跑,他們都不是你對手?!碧K神也在陳娟上去前說了一句,后者聞言用力點了點頭。雖然還是有些手心冒汗,但看到小團隊都這么支持自己,陳娟也開始給自己打氣,一定要全力以赴,不給大家丟臉。
嘭————————
發(fā)槍后,陳娟已經(jīng)處在了第一位,她的起跑動作,都是蘇神手把手糾正過。
講實話,這動作一看,就知道比其余人高檔不少。
只是可惜現(xiàn)在陳娟的力量和爆發(fā)力還不行,年紀也太小,所以暫時無法采取“三點一線起跑”動作。但就算是這樣,她也在起跑階段,就領跑了出去。
進入途中跑后,她的大長腿優(yōu)勢也開始展現(xiàn),很快就開始進入最大步幅和速度的節(jié)奏。
看到這里,劉祥起碼肯定了一件事情——
這些人的訓練套路,肯定是一個人教出來的。
否則,不可能都這么“整整齊齊”。
只可惜自己是跨欄,不然也想要學學這個中途大爆發(fā),到底好不好使。
陳娟到了沖刺期,已經(jīng)甩開了所有人,強大的步幅,就是她現(xiàn)在的法寶。
她比別人更高,就算是在國際上,都是一流水準。
因此,每一步的過去后距離,都要比別人大很多。
只要步頻不是太拉胯,其實陳娟已經(jīng)到了一個同輩中很高的水平。
甚至因為女子短跑項目很缺人,她現(xiàn)在甚至都要出現(xiàn)了一覽眾山小的勢頭。
這些體校生完全跑不過她,其余學校的體育生,更別說了。
“加油啊,沖啊,娟妹子!”周兵看到陳娟已經(jīng)要拿到第一,興奮地把手上的證書都揮舞起來。
陳娟其實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這個時候已經(jīng)很累了,可她也想要做到更好。
所以咬住牙齒,全力沖刺,不給別人留萬分之一的可能。
沖。
和添哥那樣,一口氣沖過終點。
最后你想要在極限狀態(tài)還保持穩(wěn)定,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有時候更多的反而是毅力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