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散了班的趙云衿一踏出大理寺的門,就看到顧庭神色沉重地站著,不知在想些什么。
“怎么了,是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趙云衿來到顧庭身邊,拉著他走遠幾步,小聲問道。
顧庭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悄聲答道:“小姐,你猜的沒錯,他們果然有所行動?!?br/> “我就知道,給出的誘餌這么大,魚兒一定會上鉤的?!壁w云衿狡黠地笑了笑,接著說道,“這里人多眼雜,我們回去再細說。”
趙云衿說著便翻身上了馬,輕輕一踢馬肚子,令它小跑著往皇城外頭去。
約莫過了一刻鐘的功夫,二人便已回到了趙府。
趙云衿徑直回了房,同顧庭在長桌兩側面對面坐下,方才問起他今日的見聞來。
顧庭略一回憶,便將姚顯與袁寅的對話,袁寅得知消息后的反應,以及鄭回向許阿虎安排下的刺殺計劃,都仔仔細細地講了一遍。
在整個過程中,趙云衿始終安靜地聽著,直到顧庭把他的所見所聞都說清楚了,才喃喃自語道:“哦,原來這事兒還和鄭回有關系?!?br/> 對于鄭回這個名字,趙云衿并不感到陌生,因為它時不時會出現(xiàn)在大理寺的案卷之中。
為了搞清鄭回的來歷,趙云衿曾經特意向李晗打聽過,這才知道他是何來頭:
鄭回是瀘州人氏,七八年前來到長安之時,還是個身無分文的浮浪子。之后,他憑著自己勇武好斗的性格和精明的頭腦,在長安城中摸爬滾打了不到兩年時間,便引來不少浮浪子追隨于他,儼然成了地方一霸。
從那時開始,鄭回便在平康坊內開起一家酒肆來,平日里以賣酒為幌子,在暗中做些劫道殺人,逼良為娼的勾當。
再后來,鄭回的野心越來越大,在他招攬來的人里,不光有各坊的浮浪子,甚至還有從各地來的浮逃戶。這些人被鄭回安置在各處,平日里深居簡出,是長安城內的隱形人,可一旦受了指令,便會赴湯蹈火,替雇主達成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