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鎮(zhèn)之東,行山之腳住著一戶人家,本家姓王,十年之前乃是靠山為生的獵戶,而后行山封禁,便是失了營生,自此在家外開墾了些荒草之地,種植一些瓜果,用于生存。
王家只生得一子,名為王宣,而今已然年過二十,尚未成親,其上有一老母在堂,年越半百,行動多有不便,少有持家,全靠王宣養(yǎng)活。
其父為獵戶,多年前外出錦山狩獵,便是一去不會,了無音訊,故而家中便只剩下兩人。
家之側(cè),有一池塘水池,用于灌溉瓜果之用,其正直盛夏季節(jié),池水之中荷花盛開,又逢晴朗天氣,早早的便有蜻蜓而飛,蝴蝶飛舞,那池水中有白蓮而綻放,流光溢彩,甚是奇異。
這日王宣挑水而來,但見池水之中,卻是有一對鴛鴦而伴,相互追逐,其池塘之側(cè)種得幾顆桃花樹來,花瓣灑落,其樹枝之上且有喜鵲而叫。
王宣頭帶斗笠,身穿灰短袍,挽起褲腳,走至池塘一側(cè),但見桃花樹下有女子倒地不起,便是上前而看。
這女子也只不過是二十有余,一身鵝黃長裙,生得很是美麗,其見了一眼,便是心生情愫,四下而顧,卻是不見他人,想必是落難之此,故而帶回家中,以湯藥而伺候之。
那女子醒來,記憶卻是模糊不清。
“哎,可憐的孩子啊,你也莫要擔(dān)心,此處也只有我母子二人,相依為命,若是你想不起家在何處,便是先在我家住上幾日”老婦人見了,便是開導(dǎo)道,又吩咐王宣去鎮(zhèn)上抓了幾副安神的藥來。
這女子見老婦人一家極其的善良,便是拜謝救命之恩。
“姑娘,莫要如此,而今我這也是山野之地,講究不得這許多規(guī)矩,待得你好轉(zhuǎn)一些,若是想起家來,我便讓宣兒送你回去,也免得你家人思念”老婦人一席話也是真理,如此一個好的孩子,若是長久不歸,只怕其家人也是心中惦念。
女子點頭應(yīng)答,而今記憶模糊,心中也是空落落的,當(dāng)下也不知該說些什么,只是想起自己一人飄落在這之地,以后也無依無靠,無親無故,心中哀愁,當(dāng)下低聲而泣,不知能言幾何。
老婦人一邊安慰,又問其所記得之事,女子搖了搖頭,只是記憶深處有幾句話,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也不知是何緣故。
“回大娘話,不知這里是否有什么碑,也許我家是在那里也說不定”女子而答,便是將所記憶的訴說于老婦人聽。
而后者聽聞,卻是臉色變化,這石碑,那不正是鎮(zhèn)上傳言的行山之碑嗎?莫不成這孩子去了行山。
“莫要回想了,那是不祥之地,忘卻好,一忘解煩惱”老婦人而道,自此以后也不再提過往之事。
而這女子也正是當(dāng)日上了行山的賈蓉,因賀信師兄落入深淵山谷,便是受了驚嚇,也不知道怎么下了山,來了此處。
王宣自從帶了藥草,給賈蓉熬制好喝了幾副,身子也是漸漸地好轉(zhuǎn)起來,倒也開心。
平日里王宣照顧瓜果,待得成熟之后便是拿去鎮(zhèn)上買了以滋補家用,賈蓉也是時而幫其澆水種地,一來二去,兩人也是日久生情,結(jié)為了夫妻,其后生得一對龍鳳胎,名為王回和王憶,乃因賈蓉過去之事,故而以回憶兩字為名。
這日,兩人結(jié)伴去了鎮(zhèn)上賣瓜果,卻是碰到一位老者。
“這位大叔,新鮮的瓜果,看一看,價格便宜”王宣見得老人站在攤前,便以為是要買瓜果,故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