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一個帝國內部的各種力量相互制約扯皮的那種毅力和恒心,有的時候一個強大到無以復加的帝國最終沒落,究其原因里面多多少少都會存在著黨爭或者集團勢力互相傾軋的因素。
大明王朝的南北戰(zhàn)略之爭,戰(zhàn)爭與和平發(fā)展之爭,稱霸諸國與廣施仁政做****上國實現孔孟王道之爭——連基本的內部意見都很難統(tǒng)一,就更不要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了。
這在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大國自身存在的問題:地域太過廣袤,人口太過眾多,龐大的根基直接導致的不良后果,就是不容易統(tǒng)治也不容易管理,最終無法達到小國實現的那種短期內雄起的效果。
幅員遼闊的土地上,不僅僅生養(yǎng)了無數熱血男兒,不單單涌現出了無數無畏的英雄,更隱藏著無數陰暗的角落,藏污納垢無數奸人與惡徒。
就在新軍的訓練在唐山的幾個基地中如火如荼的展開的時候,奉天郊區(qū)的一處秘密軍火庫之內,十幾個軍官正在和幾個穿著體面西裝的商人,一起清點著庫房內存放的各種武器彈藥。
“8毫米口徑的步槍彈,2億9000萬發(fā)……我說陸將軍,這可是奉天守軍的常備武器彈藥庫啊,擅自挪用起來,這萬一出了亂子……如何對上面的人交差啊……”一名穿著少校軍服的中年軍人,對站在那里得意洋洋的把玩著一件看上去價格不菲的玉戒指的軍官。
這位姓陸的軍官將手里的戒指戴回到自己那粗大的手指頭上,嘿嘿冷笑著拍了拍少校軍官的肩膀,開口說道:“這前線的彈藥,每個月都是要補充的……我還花了不少錢,從陜西的軍火庫里,買了不少作為補充……這交易神不知、鬼不覺的,你不說,我不說,又有誰會知道呢?”
比起喝兵血這種事情來,大明王朝的邊防軍還有一件事情,是來錢更快的買賣。挪用一部分軍火,賣給日本或者朝鮮這些國家,換成真金白銀揮霍出去,然后再通報和金國起了沖突,打光了多少多少彈藥,找京師朝廷撥款補充就是了。
反正敗光的都是國家的財富,和個人又沒有多少關系,不是么?這些曾經享受習慣了全世界財富的大明王朝官僚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就是用自己的權力去兌換數不清的財富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大家都是這么做的,先將彈藥賣到國外去,然后再通過關系從國內的一些內地的軍營里購買貼補邊境上被賣掉的軍火數額……然后平賬消掉這些消失的彈藥,國家繼續(xù)生產彈藥補充,再周而復始的繼續(xù)下去。
而這個過程之中,無數人分到了財富,分到了國家的財富,多少人家里多了各種時髦的設備,比如說最新生產的德國收音機,美國的印第安特產毛毯……既然大家都拿到了好處,國家如何那就不在大家的考慮范圍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