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當空照
花兒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
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
我去上學校
天天不遲到
愛學習愛勞動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
……
“這么短的嗎?兩分鐘都不到,李子軒你不行了啊!”
“這是兒歌吧?李子軒你什么時候這么會玩了?”
“這就是你寫的歌?你是想笑死我?”
“感覺不錯啊!比前幾首寫得好多了!”
“至少沒有土掉渣的品味了,聽著還挺舒服?!?br/> “就是你一個大男人捏著嗓子裝純唱兒歌,怎么聽著這么別扭?”
“對?。∽寕€小孩子來唱效果好一百倍!”
“我讓我小侄女唱了,確實好聽,而且簡單易記,我小侄女她很喜歡呢!”
“求個兒童版本!”
“李狗蛋你不是十歲八歲了,是十八歲,趕緊退位讓賢!”
“我怎么覺得這旋律有點熟?”
“你也是學鋼琴的吧?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在鋼琴上依次按下琴鍵,就能聽到這首歌的旋律。”
“我用鋼琴試了一下,真的是這樣!”
“不是吧?這也行?”
“李子軒這就是你‘創(chuàng)作’的音樂?特么蒙誰呢!”
“那我反著來是不是也能寫一首歌?”
“哥們看好你,寫出來打李狗蛋的臉!”
“管它怎么來的,聽著舒服就行,作為一首簡單的兒歌,我覺得它很好。”
“那也要是兒歌才行?。〗o小孩子唱是沒問題的,李子軒?恕我欣賞不來?!?br/> “有問題嗎?李子軒聲音很好聽?。∥揖拖矚g聽,有種反差萌,很可愛!”
……
李子軒一首兒歌出來,評論區(qū)又是一副歡樂的景象。
然而沒多久,李子軒又一首歌發(fā)上來。
“小嘛小兒郎
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不怕太陽曬
也不怕那風雨狂
只怕先生罵我懶喲
沒有學問哪無顏見爹娘
啷里格啷里格隆咚鏘
沒有學問哪無顏見爹娘
只怕先生罵我懶喲
沒有學問哪無顏見爹娘
小嘛小兒郎
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不是為做官
也不是為面子光
只為讀書求學問呀
不受人欺負呀
不做牛和羊
啷里格啷里格隆咚鏘
……”
“《讀書郎》?還來?李子軒你是詩興大發(fā)了?”
“還啷里格啷里格隆咚鏘?你以為是打鼓呢!”
“浪里個浪?確實挺浪的,李子軒這是徹底的放飛自我?。俊?br/> “又是兒歌?你不會寫歌了麻煩你就別出來丟人現(xiàn)眼好嗎?”
“你行你上???以為寫一首歌那么簡單?李子軒的品味我不評價,但是你要能寫出一首這樣水平的歌來,我把頭砍下來給你坐!”
“就是,大家平時也就是調侃而已。李子軒寫這幾首歌算不上優(yōu)秀,但是換普通人,也是寫不出來的,證明人家還是有點水平的,只是和他現(xiàn)在的高度不匹配而已。”
“看不起兒歌?你知道兒歌傳唱范圍有多廣嗎?一段經典的旋律,而且受到那么多人認可,是那么容易寫出來的?簡單的才是最難的!”
“現(xiàn)在能流傳下來的兒歌,都是經受過時間考驗的,比那些流行歌厲害多了,不懂別嗶嗶,暴露你的水平!”
“偷換什么概念???經典兒歌我不否認它的優(yōu)秀,但你們的意思,李子軒寫兩首兒歌,就是向大師上靠了?才寫出來就經受過時間的考驗了?”
“什么水平我不說,我就覺得挺好聽的,而且朗朗上口,挺適合小孩子,它有著其必然成功的道理!”
“李子軒別死抱著不放行不行?快出來個兒童版本??!干嘛一定非要你自己唱?”
“就是,有點戲?。 ?br/> “李狗蛋你讀過幾年書???就開始懷念了?”
“就是讀的書少,早早出來受社會的毒打,才會懷念!”
“你讀書的時候會懷念讀書嗎?”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吃飽了打廚子,打完齋不要和尚,幾千年了,這個世界其實一點沒變。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大家還沉浸在李子軒寫的兩首歌,他又更新一條圍脖,速度飛快。
縱然歷史怎么改變,有些人他是永遠存在的,比如周樹人。
“什么意思?這后半句不是民國第一噴子的名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