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晉陽侯府。
面對董卓的聲情并茂的訴說道,晉陽侯張揚臉上微微動容,那緊緊皺起來的眉頭也是逐漸釋然開來,他此時也是有些相信了。
“既然如此,那張某便信了董相國所言,但,今日我依舊要去一趟長樂宮,親自去看一下張大人和太子殿下?!睍x陽侯張揚雖然已經(jīng)有些相信了,但心中的懷疑依舊還在,所以最好還是親自去找中常侍張讓問一下。
“呵呵呵......晉陽侯別急,我此時前來,正是為了此事?!倍坎[了瞇眼睛,笑著說道。
“什么意思?”晉陽侯張揚頓時大為不解,也不知道董卓今日為何前來。
“董某此時正是受中常侍張大人之托,前來阻止晉陽侯您前去長樂宮的......”
聞言,晉陽侯張揚臉色頓時大變!
......
洛陽城里的一大早上,除了董卓已經(jīng)來到了晉陽侯府,朝堂之中的眾人皆是正在紛紛行動。
今天,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
......
上午,太傅袁隗親自來到東門口將袁紹以及一些袁氏家族的親信帶進(jìn)了洛陽城,直奔長樂宮的消息,已經(jīng)在整個洛陽傳開了......
此時的洛陽,就如同一個油鍋一般,一開始原本是安安靜靜的,可一旦沸騰起來,絕對的是一發(fā)不可收拾。
但這個時候的安靜,正是暴風(fēng)雨來臨的前奏......不知道有多少股暗流正在不斷涌動,隨時都有可能溢出來!
......
洛陽荀府。
洛陽荀家,曾經(jīng)是洛陽城內(nèi)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門望族,荀家的先祖的功勞無可厚非,個個才能出眾,文韜武略,并且深受大漢王朝每一任皇帝的厚愛,可謂是光輝奪目的一個大家族。
而當(dāng)今荀家家主,荀彧,年少時便是以文采過人,深受先皇劉宏的寵愛,以二十三歲的年紀(jì)便官至九卿,如今任太常一職。
說起荀家,洛陽城里的王公貴族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荀彧少年時便被稱為“王佐之才”,而是他的祖父荀淑知名當(dāng)世,一代天驕,號為“神君”,他有八個兒子,個個人才輩出,號稱“八龍”,皆是深得皇帝陛下的寵愛。
而且,荀彧的父親荀琨曾經(jīng)任職濟(jì)南相,他的叔父荀爽也曾經(jīng)任職司空,也就是如今大漢王朝朝堂之上的司空楊彪的位置,皆是朝中位列前茅的重臣。
但是就在此時,如此光榮輝煌騰達(dá)的荀府,確實陷入了一片深深的糾結(jié)之中。
荀府的大廳之上,太常荀彧身著玄青色直裰,頭上梳著他那平時上朝的束發(fā),面容之上的麥黃色肌膚,以及他那快要翹起來的小胡子,皆是顯露出了一番糾結(jié)之色。
太常荀彧在朝中一向是支持太子劉協(xié)的,這與荀家世世代代深受每一任皇帝的厚待密切相關(guān),再加上太子劉協(xié)本就是皇帝的繼承人,可以過于年少了,現(xiàn)在還只是一個七八歲的稚子,因此太常荀彧不能好好的輔佐他。
但不管怎樣,劉協(xié)是太子,是皇位的繼承人,而如今太傅袁隗,帶著袁紹一行人已經(jīng)氣勢洶洶的奔向了長樂宮,其目的完全不用想,肯定是朝著中常侍張讓去的。
如果中常侍張讓一除,那太子殿下劉協(xié)就如同一個被太傅袁隗一等人操縱的傀儡,時時刻刻都有被廢掉的可能。
這一點,是他荀彧不愿看到的一幕。
荀彧猶豫了片刻,最后還是咬了咬牙,徑直唱著大廳之外走去。
可是,剛剛走到門口,一名少年便將他看了下來。
少年睿智的眸子里露出一絲絲黯然,溫文爾雅的神色有些人玉樹臨風(fēng),他長的極為俊俏,皮膚猶如一個女人的雪白一般,平平的瓜子臉,翹鼻略微突出,宛若一個皮膚白皙細(xì)膩的美女一般。
少年身材高挑秀雅,身著一件青色天香的絹袍子,此時正直盯著欲要出門的荀彧,清脆悅耳的聲音響起:“叔父,你做好決定了?”
太常荀彧也是微微一愣,雖是面帶微笑,可卻在面前的少年眼中看來,確實一臉苦澀,他回答道:“嗯?!?br/> “可叔父要知道,一旦去了長樂宮,就沒有回頭的余地了!”少年還是緩緩勸說道。
“知道?!碧\鲝唵蔚幕卮鸬?,他此時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這個侄兒。
“叔父還要知道,一旦去了長樂宮,就代表了整個荀家,也去了那里!”
聞言,太常荀彧愣了愣,是啊!這是一場賭注,如果張讓贏了,那他們荀家也會跟著繼續(xù)光榮下去,可一旦輸了,荀家便是會遭到太傅袁隗和大皇子劉辯的瘋狂報復(fù),荀家的地位會一落千丈。
太常荀彧點了點頭,還是堅持道:“太子殿下本就是皇位的繼承人,本就應(yīng)該在先皇駕崩之時順利登基,可大皇子劉辯、太傅袁隗一等人,確實生生的排擠太子殿下,如今還要對著中常侍張讓張大人下狠手,我荀家承蒙大漢幾代天子的厚愛,才能有今日之輝煌,而如今我大漢垂危,太子殿下身處困境,我荀家又豈能坐視不理!”
太常荀彧還有一點沒說,其實他也是有一點點的私心的,那就是方面他父親荀琨,與當(dāng)時朝中的中常侍唐衡交好,并且兩家結(jié)為親家,荀彧此時的妻子,正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兒,而中常侍唐衡,當(dāng)年就處在如今的張讓這個位置。
中常侍張讓,便是當(dāng)年唐衡一手帶出來的。
因此,太常荀彧便是與中常侍張讓,有了一段不清不楚的淵源,自始至終都站在了一起,在背后鼎力支持太子劉協(xié)。
此時,少年看了看太常荀彧,他知道了,此刻的叔父,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去長樂宮一趟,自己就算為了荀家,極力阻止,又有何用呢?
少年與太常荀彧不同,他雖然年紀(jì)不過十六歲,但心性早已成熟,他熟讀詩書,兵法,從小便是文采奕奕,他的這個叔父曾經(jīng)就說過,未來的他,一定成就非凡。
可是,此時的他,雖然也是知道荀家一向支持太子殿下劉協(xié),但他并不主張為了這個年幼的太子殿下,而把整個荀家給賭了進(jìn)去。
少年看了看自家叔父,這才緩緩側(cè)著身子,站到了一旁,把門口給太常荀彧讓了出來,說道:“既然如此,那叔父請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