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市位于燕省的最北部,是個老城,交通不發(fā)達,經(jīng)濟不發(fā)達,再加上緯度較高,冬季漫長,農作物出產(chǎn)不多,經(jīng)濟一直在全省倒數(shù)第一。胡增周擔任市長以來,一直想勵精圖治,爭取在任內有所作為,只是許多事情不是只有決心和毅力就能辦到的,革命年代的人定勝天也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在一個既沒有工業(yè)基礎,農業(yè)又不發(fā)達的城市,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位于章程市北部的天然草原和牧場,用來發(fā)展旅游業(yè)是最佳的選擇。
????然而可惜的是,章程市沒有四通八達的交通,除了和京城之間有一條高速公路連接之外,普通公路全被各種運輸煤炭的卡車占領,堵車堵上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有一堵就堵個三五天,綿延上百公里全是卡車的壯觀景象也是常見的事情。
????鐵路也很落后,和京城之間每天只有一趟客車,而且慢得出奇,離京城不到200公里的路程,火車要走上四五個小時。雖然也有高速,但因為要穿山越嶺,轉彎之處過多導致車速不能過快,比起平原地方的高速120公里的限速,短短200公里的路段,70公里的限速就高達100多公里,在別處不到兩個小時的路程,在這里,至少要四個小時。
????沒有通天之路,什么雄心壯志都是空想,多少遠大理想都會被現(xiàn)實的無奈打擊得七零八落,所以就任章程市市長三年以來,胡增周的心情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想離開這里,就算不離開,遞進到市委書記的位置,然后再堅持幾年,上升一格,徹底離開章程市這個不出政績的荒涼之地。
????本來滿懷希望,只等沈復明上升到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之后,他順理成章接任書記一職,也算對自己幾年來在章程市所付出辛苦和心血的回報。只是沒想到,在他和沈復明力爭之后,終于替宋朝度拿下了壩縣縣委書記一職,也得到了宋朝度的夸獎,心中的喜悅還沒有消退,卻聽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從京城空降了一個省委秘書長!
????沈復明的位子被人頂替了,又沒聽到他調任別處的消息,既然沈復明不動,他接任書記的事情也成了泡影,胡增周大為惱火,苦心盼了幾年,要不是等著接任這個書記職務,他何苦還非要呆著窮山惡水的章程市?
????胡增周的惱火反應在具體的事情上,就表現(xiàn)為身邊的工作人員挨訓的次數(shù)增多,甚至堂堂的市政府秘書長有一次也因為一件小事,被他訓得灰頭土臉,很沒有面子。好在有一定級別的人都知道胡市長發(fā)火的原因,也沒人怪他。而沒資格知道他發(fā)火原因的人,連對他不滿的膽量和想法都沒有。
????比起胡增周的克制的怒火,沈復明的發(fā)作就是肆無忌憚的雷霆之怒!只要誰找他匯報工作,只要被他挑到一點錯,立馬就會被趕出門,回去認識到錯誤再重新回來。有一個不長眼的區(qū)委劉副書記,仗著以前和沈復明有點關系,曾經(jīng)喝過幾次酒,也送過幾次禮,來找沈復明匯報工作時,被沈復明找茬罵了幾句,他覺得莫名其妙,一時沒想明白是怎么回事,開口就說:“不對呀,沈書記,上面的匯報材料我是按著您的指示整理的,怎么會說數(shù)據(jù)不合理呢?”
????沈復明本來一臉不快,被他一說,怒極反笑:“這么說,是我記不清楚自己說過的話?或者說,我的指示精神和黨的方針政策有了沖突的地方?”
????劉副書記一聽壞了,怎么這么傻,哪里能當面指出領導的不對?領導對是領導的,領導不對是下屬的,出了任何問題任何失誤都是因為下屬執(zhí)行不利,工作不認真造成的,怎么會是領導的指示精神出了差錯?他當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急忙檢討:“對不起,沈書記,是我工作失誤,是我沒有記清領導的指示精神,是我工作不細致,態(tài)度不認真,執(zhí)行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