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玉閎身上發(fā)生的事,玉爺事后思量了很長時間,也很難下一個斷語。他真沒想到侄子竟會迷上了一個洋婆子,不僅有負家仇國恨,也把他自幾個的前途毀了??梢f他對不起祖宗不爭氣吧,他又偏偏當眾摔死了法國大使的兒子,為玉家人出了氣長了臉。
????總之,這件事既讓玉爺迷茫,也讓玉爺無奈,并且還有那么一絲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乃至許多年過去后,他一想到兄長唯一的血脈已經(jīng)流落海外、下落不明,仍不免長吁短嘆,難以釋懷。
????玉爺在侄子身上下的心血算是白費了,不過好在他還有另外寄予厚望的載體,那就是兒子和徒弟。
????兩個兒子自不必說,血脈相連,孝順恭謹,兄弟之間手足情深,都是讓玉爺放心的好孩子。
????而那兩個徒弟也不錯,勤奮好學,尊師重道,對玉爺?shù)姆愿绖e無二話,都把他當作父親一樣地敬重。
????不過話說回來,兒子和徒弟終歸還是不一樣的。論親密,血緣關系無以替代,傳襲玉家香火的責任都在兩個兒子身上。但如果單從傳承跤術的角度來看,卻要倒個個兒了,玉爺對這兩個徒弟的期望可要遠超兩個親生兒子。
????這并不是胡說,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在武技的傳授是很“身體化”的東西,講是講不明白的,要靠刺激和敏感。所以有時候授藝者和從學者的關系太近,感情太好了,并不是一件好事。人跟人關系一密切,也就缺乏一教一的那種刺激了,那往往就什么都教不出來了,反倒是規(guī)矩越大越能教出徒弟來。
????第二是因為在當年,無論是跤行還是武行,得到師父承認的入室弟子,對師父要盡的義務并不比侍奉親生父母少,并且還多了一項在武學傳播上的責任。所以說,大多數(shù)人授徒并不藏私。只要能教出一個好徒弟,也就多了一個開枝散葉的途徑,門庭很容易便能興旺起來。
????而正因為有了這兩條。對于玉爺身上的那些玩意兒,圖里坤和雷勝所得反而要超過玉爺?shù)膬蓚€兒子。
????不過,這兩個徒弟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事實上,他們身上也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比如圖里坤天資最為聰慧,腦筋又靈活,無論玉爺傳授什么法門和招式,他領悟得都是最快的。再加上他又是圖三的兒子,見過的世面比較多,不僅懂得殷勤伺候,平時還幫玉爺出了不少主意。所以他最得玉爺?shù)钠髦睾拖矏邸?br/>
????但他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性子太過活泛跳脫,雖然技巧招式變化上很有天份,但基本功方面下的功夫不夠卻是他明顯的弱處。
????而雷勝則與圖里坤恰恰相反,他除了天生擁有一副極其出色的好體魄外,主要是勝在踏實用功上。這個憨貨練功的時候,總是一板一眼地按玉爺?shù)囊笕プ觯z毫也不打折扣,所以他的基本功打得異常扎實。在玉爺?shù)难劾?,雷勝不懂投機取巧,卻是最讓他放心,也最得他信任的人。
????但是雷勝的年齡確實比較大了,加上他腦子一根筋不懂得轉(zhuǎn)彎,領悟力就有些低,學起東西來可要比圖里坤慢多了,未來的發(fā)展也不免因此有所局限。對他而言,用以彌補不足最好的方式,就是這么一直穩(wěn)扎穩(wěn)打的練下去,靠熟能生巧的笨辦法來慢慢領悟竅門了。
????總之,要是在兩個徒弟之間做個綜合比較,無疑還是圖里坤發(fā)展前景和空間更大一些。所以一直以來,玉爺便把更多的心力放在圖里坤的身上,只盼望他能早日克服“跤病”,把身上毛躁的短處去掉。
????特別是在玉閎出了事以后,玉爺為了轉(zhuǎn)移心中的郁結,更是把教出一個能托付衣缽的弟子,當成了人生中的第一要務。所以他也就更加不遺余力地盡心傳授,私下里時常給圖里坤“吃小灶”。卻不想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讓玉爺措手不及的意外竟然再一次出現(xiàn)了——圖里坤竟然早已經(jīng)往歪路上“拐”了。
????其實歸本溯源,這件事還是應當要歸罪在持原武夫的身上。因為自從持原武夫領教過玉爺?shù)氖侄沃?,他便萌生了一個主意,想把玉爺?shù)孽有g弄到手之后去軍方做教習。雖然他拜師不成被玉爺拒絕了,可這小子既然已經(jīng)“賊”上了玉爺?shù)耐嬉?,自然沒這么輕易放棄,反而動起了歪腦筋。
????要說“小鬼子”的陰損和貪婪還真是天生的。持原一琢磨,覺得反正都是學,師父不肯教就讓徒弟教唄,退而求其次不就完了嘛。于是,他就開始嘗試著與玉爺?shù)膬晌桓咦惴謩e接觸起來。
????雷勝最聽玉爺話,在他那兒,師父說的就是圣旨。所以持原武夫想要他背著玉爺傳跤術,自然門兒也沒有。說實在的,要不是持原跑的快,雷勝的“橫腿挾脖別子”都招呼上了,根本沒他的好兒。
????而圖里坤因為懂得人情世故,處理方式自然要靈活一些。他雖然也拒絕了持原武夫想學跤術的請求,但他卻不想因此徹底得罪東洋人,所以態(tài)度相當客氣,甚至還主動把茶館里倆人的茶錢給結了。
????本來事情到此也就完了,不過就在圖里坤陪著持原步出茶館的時候,他情不自禁地對街上一個身材婀娜的摩登女郎多看了兩眼,卻無意間被持原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