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世界上第一塊商用微處理器4004問世一年,生產(chǎn)商是美國intel公司。
1972年,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游戲機奧德賽問世,生產(chǎn)商是美國米羅華公司。
1972年,世界上第一臺街機computerspace問世一年,生產(chǎn)商是美國nuttingmember公司。
1972年,世界上第一家電子游戲公司成立,它的名字叫atari,來自日語象棋中的“將軍”,也就是聞名后世的雅達利。
1972年,香江股市正處于73大股災前的最后瘋狂階段。
19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fā),中美建交,香江房地產(chǎn)興起,國內(nèi)改革開放,世界電子信息產(chǎn)業(yè)進入大爆發(fā)時代,從而帶動了其他行業(yè)的興盛。
前世就那鳥樣,張恒不再留戀,只是稍稍有些擔心執(zhí)拗的老穆,不知道失去自己這個最好最支持他的朋友后,還能不能鼓足干勁繼續(xù)奮斗在研發(fā)實驗室里。
對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時代,張恒非常滿意,雖然自己讀書成績一般,專業(yè)技術(shù)并不精通,可自己了解大勢,這個優(yōu)勢已經(jīng)足夠,他就不信這輩子再搞不出點名堂。
一切還得從第一桶金開始。
他打量著屋子,一間臥室,一間客廳兼餐廳,面積120平方呎,大概合11.2平米,簡易廚房則搭建在走廊里。
而他的鄰居們,大都是一家四五口人擠在同樣大的屋子里,其窘迫可想而知。
他們這棟樓叫恒遠樓,張恒的名字正來自于此。
旁邊類似帶‘遠’字號的樓還有兩棟,光遠樓,明遠樓,都是58年建成的徙置大廈,已經(jīng)略顯老舊。
房租倒是不貴,50港幣,對于目前平均收入300港幣的香江市民來說,算是廉價。
夏狄在洗衣廠做工的月收入大概220港幣,為了給母親和張恒治療,她又欠下了2萬多港幣的外債。
生活如此艱難,賺錢才是第一要務,應該出去尋找機會了,張恒鎖上門,撐著虛弱的身體往外走。
明遠樓類似《功夫》中包租婆的那棟樓,典型的h型。
從天空俯瞰,h的兩條豎線就是兩排相靠的房屋,被一條走道兜通,樓梯位于兩頭中間那條連通兩條豎線的短橫線,則是公共區(qū)域,里面有兩個水房,兩個廁所,兩個浴室。
樓高7層,幸好張恒家住在2層,扶著樓梯走到樓下,他已是滿頭大汗。
扶墻休息了會,他朝記憶中某個方向慢慢挪動腳步,那里應該會給他比較好的答案。
張恒很快走出遠字號樓區(qū)域,進入真正的公共屋邨范圍,這里都是70年新建的十字型電梯高樓,看上去時尚氣派,遠處有幾棟新樓正在拆卸外腳手架,聽說年底就可以供新?lián)u號中簽家庭入住。
不過這一切與張恒沒有關(guān)系,他回首看去,遠字號三棟樓可憐巴巴地縮在高樓大廈間,實在有些寒磣。
整個屋邨靜悄悄的,路上沒有閑人,成年人包括老人,都要做工搵錢,孩子們則去了學校。
轉(zhuǎn)過一棟樓時,張恒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一座用藍色薄鋼板搭建的建筑出現(xiàn)在眼前,小學到了。
這是一所由圣方濟各教會捐建的慈善學校,也是原主的母校,他昏迷前,剛剛升入三年級。
張恒走進沒有圍墻的學校,靠近一間教室,依在窗戶邊的墻壁上,靜靜聽著。
里面正在講授六年級的英文課程,連續(xù)幾個學生回答錯誤,年輕的男老師似乎有些急了,重重拍打著桌子。
“張恒?”一個腦袋突然伸到窗戶上,驚訝地看著他。
張恒看著那張熟悉的圓臉,笑了。
這是他鄰居家的小孩,名叫李子賢,同他一樣大,生性頑劣,不喜讀書,沒想到果然如此,5年過去了,還是在上六年級。
“你是誰,來這里做什么?”門被推開,男老師滿臉怒氣地盯著他。
“不好意思,我以前是這個班的......”
“盧老師,他以前是我同班同學!”李子賢大聲說道。
“好啊,果然是一路貨色,”男老師鄙夷道,一把攥住張恒的胳膊,“你進來吧,好好坐下來上課。”
張恒身體虛弱,根本無法抵抗他的拉拽,體重又輕,被他一把就拉進了教室,強按在最前面的椅子上。
“盧老師,我大病初愈,你能輕些嗎?”揉著發(fā)疼的胳膊,張恒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