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燚和皇甫嵩就這樣對峙于轅門之外,誰也不肯讓步。
????其他將領異口同聲的指責高燚:“小小年紀竟敢如此囂張,可知道你是在跟誰說話?”
????高燚側身抱拳,以示天而知:“知道,是仁勇名重天下的皇甫義真,正因如此,高燚才不想皇甫公為自己的仁名刻上污點!”
????皇甫嵩聽罷,忍不住笑了:“我像你一樣大時,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求一身正氣,只為身潔名清,我何嘗不想做屈原那樣的高潔出塵之士,可是,難!”
????只這一番話,便讓高燚對皇甫嵩的好感降低不少,這個叱咤風云的大將現在卻用這樣的話來搪塞,他的路是已經走到盡頭了嗎?
????“高燚是直性子的人,如果說了什么讓皇甫公不高興的話還請皇甫公見諒,畢竟燚之本心,也是為皇甫公清譽著想!”
????皇甫嵩那略顯臃腫的體型一陣震顫,好一個讓人看不透的高燚!他定了定神,緩和口氣對高燚道:“爾等遠來辛苦,先去別帳休息一番,明早再商討進兵之事?!?br/>
????說罷皇甫嵩鐵青著臉,轉身進營去了。
????“謝皇甫公愛護!”高燚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開始思考自己投奔皇甫嵩是對是錯。
????沮授走來附耳道:“主公太意氣用事了,現在我們初到此處,一無軍功,二無人望,貿然說這些話,換了誰也不會肯心服口服的,想讓人聽自己的話,沒有實力是不行的!”
????“既然如此,我們今天夜里就拿出些實力給他看!”高燚說出這話時,神色無比冷漠,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像平常的自己了,甚至于一章冰冷慣了的落月都忍不住詫異:“這樣的他感覺好奇怪!”
????沮授笑道:“別說話了,他需要靜靜!”
????高燚沒有去理會這些,又有什么關系呢?現在要做的不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心無雜念的殺人工具嗎?我不殺人,就會被別人所殺,這等簡單的道理連三歲孩童都懂得,他自己又何苦在此做無用的糾結?
????此刻中軍大帳之內,皇甫嵩正盤膝而坐,盯著一封沒有署名的書信呆呆出神:
????“此子性情乖戾不羈,然能動心忍性,有古士之風,至難得者,腹有韜略,不輸孟德,義真請試觀之,后必應吾言!”
????皇甫嵩一陣苦笑,喃喃自語:“伯喈啊伯喈,你倒是在會稽樂得逍遙自在,卻給了我一個大麻煩??!你管教不好你的學生,卻直接就丟給我來管教,以前是曹操,現在又是高燚,偏偏他還是個聽不進去話的初生之犢,等平定了這些黃巾賊,我一定派兵把你從會稽押到洛陽來,罰你喝光芳澤閣所有珍藏的美酒!”
????他說得義憤填膺,然而眼中卻是老淚縱橫,潸然而下,他口中所說的伯喈正是當世海內所敬重的大儒蔡邕,七年前因上書天子仗義執(zhí)言而得罪十常侍,被張讓等人設計陷害流放邊地,并買通刺客暗殺蔡邕,但是刺客卻不忍下手,沒有為難蔡邕,但即便如此,蔡邕也明白自己是此生回不到洛陽了,他在書信之中向皇甫嵩訴說吳郡與會稽大好風光,可皇甫嵩能想象得到哪里險惡的環(huán)境,山越橫行,缺醫(yī)少藥,但至少,沒有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
????但皇甫嵩可不想蔡邕老老實實待在會稽,這次黃巾暴*亂,是一次好機會,他向天子上疏的要求解除黨*禁的建議被采納,支持士子的國舅何進被任命為大將軍,這是天下士子們翻身的契機,與其彈劾十常侍不成反下獄身死,不如讓這些士族大家自己募兵靠擊退黃巾賊來賺取功名,形成一股可以和十常侍抗衡的力量,到那時候,朝廷一定會迫于壓力重新起用被貶黜的人才,蔡邕也可以再回到洛陽這個權力中心來,左右天下言路。
????高燚正是蔡邕所收的無數門生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得意的弟子,蔡邕與高燚的父親高躬是同鄉(xiāng),因為見到高燚聰明伶俐,便收為弟子,本想將畢生所學盡數相授,只可惜只教授了一半,便因為變故被迫離開家鄉(xiāng),高燚當時不過只有九歲,卻是毅然拜別父母,隨蔡邕輾轉朔方,泰山等地,不辭勞苦,沿途之人無不稱奇,只是在一次遇到劫匪后,高燚為保護蔡邕父女,身自出戰(zhàn),不幸被擒,其后便不知所蹤。
????直到數月前,皇甫嵩從常山,廣宗聽到了了高燚的訊息,便暗中派人確認,同時向蔡邕寫信告知這一好消息,蔡邕得信,自然是欣喜若狂,恨不能馬上見到自己的得意弟子,只因山高路遠才未成行,他委托皇甫嵩,代為照顧高燚,并在軍中歷練一番。
????正沉思間,帳內走進一人,是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道,他生得面容清秀俊雅,一副儀表堂堂好相貌,見到自己的叔叔靜默不語,臉上淚痕尚在,嘆息一聲,上前說道:“剛才的事情侄兒已經聽兵士們說了,叔父是用心良苦,何不索性將實情告于阿燚知道?他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叔父何故隱瞞真相,徒徒惹他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