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家寫字樓內。
前臺招牌是一顆巨大蔥翠的榕樹,根須纏繞鋼筋水泥,生機勃勃。
這里就是目前最大的網(wǎng)絡文學網(wǎng)站榕樹下編輯部。
總編室,李波打開自己的個人空間,兩手放在鍵盤上想寫些什么,但最終還是放棄,關掉了網(wǎng)頁。
作為最初一批的網(wǎng)絡作家,他已經失去了創(chuàng)作動力。
就像這個曾經的網(wǎng)絡文學圣地,如今已經變了味道。
網(wǎng)站的創(chuàng)始老板頗有民國公子風采,視金錢于無物,做事就為心中的那股子勁。
成立網(wǎng)站的想法也很理想化:在這個已經開始追求燈紅酒綠的社會,人們需要一點精神上的追求空間。
起初只是個個人網(wǎng)頁,憑著個人愛好經營,一不小心就成了文藝青年們施展才華的理想鄉(xiāng)。
畢竟,在那時出書太難了,而開放的網(wǎng)絡則敞開了一個通道。
記得老板一個人干不動,開始招聘編輯時,全國各地蜂擁而來的文學青年幾乎踏破了門檻,而他作為當時的網(wǎng)絡文學先鋒,也被老板重金聘請。
那時候的編劇部內,彌漫著一股叫做赤誠的氣氛。
編輯們每天沉迷于文學,每個表點符號都要認真核對,即使生病了也要主動加班。
老板更是個理想主義者,有次去英倫出差,為了保證更新,打了一晚上長途對作者的投稿進行編輯,花了七千英鎊,合10萬塊人民幣。
要知道,當時網(wǎng)站根本不賣什么廣告,更沒有什么付費閱讀,在所有人心中,理想第一,掙錢靠后。
終于,網(wǎng)站難以為繼。
今年2月份的時候,老板為了網(wǎng)站生存,轉手給了貝塔斯曼,條件只有一個:維持原樣。
李波選擇留下來,他決定告別作家文藝青年身份,認真做一名商人。
打開天涯蓮蓬鬼話板塊,他再一次查看起了《盜墓者傳說—精絕古城》的帖子,數(shù)據(jù)讓他呼吸有些急促。
6000多回帖,二十三萬瀏覽。
這個數(shù)據(jù)已經超過了《蓉城,今夜請將我遺忘》,并且可以肯定的是,一切才剛開始。
其實這本書在剛發(fā)表的時候,他就已經注意到了,因為作者同時準備發(fā)布在榕樹下,卻拒絕了自助簽約。
要知道,雖然自助簽約會將版權交給他們運營,但同時也會有名家點評和出版的希望。
這個作者只是興趣使然,還是自信心爆棚?
李波決定觀察一陣。
這本書完全有別于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文學風格,也不像老式的傳奇故事,但出乎意料的引人入勝。
看著那些猜測作者身份的帖子,李波暗笑,任誰也想不到,作者竟是一名小縣城的高中生,他剛開始也是嚇了一跳。
隨著《盜墓者傳奇》越來越火,李波可以斷定,這是個和寒寒不同,卻更具商業(yè)性的年輕天才。
不能再等下去了,要知道,從年初開始,各種文學網(wǎng)站已經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作者留下了地址,卻沒有留電話,一定是在等他主動上門。
好自信的小伙子,好,我就親自會會你!
如果讓李懷知道李波的想法,一定會笑出來。
他沒留電話的原因是,家里沒裝電話,老李憋著勁要搬新房后再裝。
難道要讓他留個劇團或學校電話,然后請隔壁阿姨或老師幫忙叫一下?
又不是演年代劇,沒必要那么low。
李波匆匆走出主編室,看著人來人往的辦公室,微微嘆了口氣,看似大了,人也多了,但原來的氣氛也淡了。
他對一個年輕人點了點頭,“小王,幫我訂票,晉省東陽縣?!?br/> “好的,主編?!毙⊥跷⑿Γ瑳]一會兒,他就偷偷走出嘈雜的辦公室,找了個電話亭:“王總,我有個消息想不想知道…”
…
要說九月份,一中其實還有一個重要活動,就是秋運會。
高一、高二的學生自然是懷著暢快的心情參與,但作為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卻多了一種情緒。
學校的藝術節(jié)高三不準參與,秋運會和元旦晚會就是他們高中生涯的最后集體活動。
而作為3班的籃球隊長趙峰,更帶著某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
“壞蛋,老梁半夜做春夢摔壞了腰,你得給我補上,這次我想拼一把,我真的不想年年倒數(shù)第一!”
李懷為難,“我就是個能運球的把式?!?br/> 趙峰一拍桌子,“就你了,其他人連球都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