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沒有任何動靜,李根回轉(zhuǎn)身來,又去察看左右兩邊通向其他兩個車間的門洞,也靜悄悄的沒有異常,他特別看了右邊那個布置了碎玻璃陣的門洞,玻璃碎片的設(shè)置跟先前一樣,沒有受到破壞。
一切都正常,李根站在車間中間環(huán)顧四周,謹(jǐn)慎地思考,仔細(xì)查漏補缺。他發(fā)現(xiàn),放哨警戒的時候自己需要同時注意左中右三個門洞的動靜——眼睛要盯著左邊和中間的門洞有沒有人影閃過,耳朵要聽著右邊門洞里玻璃有沒有被觸動的聲音——全神貫注之下不免有些累;而且如果有人偷襲,同時從三處攻擊,自己這邊只能第一時間還擊一處,然后肯定就會被壓到藏身的管理間里,如果被火力封住沖不出去,到時就只能指望管理間后面那道被挖空的磚墻了。
選地方的時候更多考慮了轉(zhuǎn)圜空間,這里出入口多,進深廣闊,可以隨打隨走,很適合周旋,不怕被人偷襲堵門;但有利就有弊,自己能利用空間,敵人也可以利用空間,你有多少口子能躲,敵人就會有多少口子能攻,如果有人從多處同時進攻,集火過來自己這邊防守就會有些吃力。
李根咂咂嘴,他從可能遇到的最壞情況來檢討這處藏身之所的利弊,先前阿泰被警察堵門堵怕了,所以選了這個三間車間連成一片的地方,可以隨時轉(zhuǎn)移,不怕被人堵著打;自己歷來重視后路,對這種方案也沒有意見,現(xiàn)在細(xì)想,還是有些瑕疵。
但世界沒有完美之所,利弊權(quán)衡要看這片廢棄廠房的條件,比較起其他地方,這里已經(jīng)算不錯的了,雖然可能被人從多處攻擊,但至少車間里面還有管理間的屋子可以遮掩,自己這邊三人藏在管理間里,外面廠房車間空闊一覽無余,攻擊過來的人就會暴露在沒有任何掩護的地方,只能頂著子彈強攻,代價會很大。
李根思量檢討完藏身選址利弊,得出不做改變的結(jié)論,于是回到管理間門口,和先前阿泰一樣抱槍坐下,眼睛盯著、耳朵聽著,留神三個門洞,繼續(xù)值班警戒。
這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四周安安靜靜的,完全正常,期間李根偶爾也會站起來走走,就在三間廠房里巡視一遍,并不出去,一直將管理間保持在視線之內(nèi),不會離得太遠(yuǎn)。
五點半的時候波仔醒了過來,雖然還不到他的班,但他也睡夠了,起來和李根輕輕打聲招呼,李根此時已經(jīng)沒有了睡意,就把手表遞給波仔,讓他看情況叫醒阿泰,自己打算出去繞著廠房走一圈,看看有沒有異常,不過走到門口的時候,看見外面地上被雨水打得濕漉漉的,出來進去腳踩到水漬,門口肯定會留下腳印,周圍的草叢泥地也會留下痕跡,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打消了出去的想法——腳印會明顯給人指示目標(biāo),把暴露的風(fēng)險擴展到十分大,出去轉(zhuǎn)一圈只會得不償失。
于是回到管理間,和波仔分工警戒,一人主要留意一邊門洞的動靜,減輕了不少負(fù)擔(dān)。
波仔坐在管理間門口,李根并排坐到管理間外邊、三四米外的廠房后墻下,正對著廠房車間出入的大門,能看到外面一棟二層小樓的一角,也能看到車間右邊布置了碎玻璃的那處門洞,讓可觀察的視野一下寬廣不少,進一步降低了被偷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