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白云觀的后山,漫天奪目的星光下,大槐樹散發(fā)著緋色的光暈,長長的枝葉搖曳著,一直伸向小木屋的窗戶邊,看起來極像一道緋色的光河正緩緩流入窗內(nèi)。
而此時的李云生正一動不動的端坐在床頭,他渾身被一陣若有若無的紫色氣芒旋繞著,氣旋一直匯聚向他的頭頂。
這個過程持續(xù)了半個時辰后,在他周身氣芒最盛之時,原本用一種特殊節(jié)奏呼吸吐納的李云生呼吸驟然停止,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其他,就好像是在配合他一般,窗外搖曳的樹枝、呱噪的蟲鳴甚至是風聲也停下來了,天地間的一切仿佛都安靜了下來。
不過這種靜止沒有持續(xù)多久,只是幾息的時間,這異樣的安靜便結(jié)束了。
“這就是道藏總篇里講的‘入寂’境嗎?”李云生拿起旁邊的毛巾擦了擦臉,然后有些不解的杵著腦袋想道:“但是為何要說得這么難?玉虛子《說玄微妙經(jīng)》分明將進入入寂境的要領說得很清楚了,現(xiàn)在看起來一樓那些書里,還是玉虛子前輩說的認真些。”
他伸了個懶腰繼續(xù)自言自語道:
“入寂之后吸納天地靈氣的速度確實要快許多,但是還是還是無法灌滿我的丹田,看樣子真的只有等我入寂境進入二寂,再找到一本二品煉氣法訣再試試了?!?br/> 這么些天來,他已經(jīng)嘗試了許多次,無論他吸納了多少天地靈氣入體,哪怕是進入入寂的狀態(tài),也沒法將一絲元氣存入丹田,更不要說筑造丹胎達到脫胎期。
那一小瓶白醞釀他還沒有動,那是他最后的手段,他想先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然后一舉突破脫胎期,如若不然,又是白白浪費了這一小瓶白醞釀。
“玉虛子《說玄微妙經(jīng)》里說練氣期的修士最完美的狀態(tài),一是得到一篇中品以上的練氣法決,二是吐納時能進入二寂境?!?br/> 入寂境又有初寂、二寂、三寂、四寂,初寂跟二寂是以時間為區(qū)分,入寂持續(xù)時間一個時辰便可以稱做二寂,三寂四寂的區(qū)分李云生目前看過的書里尚沒有具體的說法,只是粗淺的說:“入三寂者能聽萬物之音,入四寂者能辨天地之律?!?br/> 所以李云生想要等自己能夠進入入寂境,再去黃鶴樓要一本中品的練氣法決再來試一試。
中品練氣法決在黃鶴樓二樓。
黃鶴樓的二樓的藏書,已經(jīng)沒有那許多閑書了,里面都是秋水門千百年來收集的“三洞四輔”各部心法、咒經(jīng)、丹訣、藥法、符錄。其中中品心法三百部、咒經(jīng)一百三十五部、丹訣兩百篇、藥法三百六十四部、符錄四十七部。
這些是李云生在黃鶴樓道藏藏書目錄里看到的,相比一樓書籍的繁雜,二樓的藏書門類格外清晰,甚至能從道藏目錄里看到各部藏書編纂者的姓名以及成書的時間。
關于選擇哪一部練氣法決李云生其實心里已經(jīng)有了打算,在能看到目錄的一樓到四樓,心法類目的編纂者中有一個人的名字一直都在—沒錯,正是李云生非常佩服的那位玉虛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