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各懷心思,走進會議室。
蔡致良緩緩走進會議室,坐在椅子上,也不廢話,直奔主題,道:“黃勇投靠旺角晚報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了。即將連載的小說,已經(jīng)在旺角晚報發(fā)表了。人往高處走,是人之常情,我不攔著。但是,偷走報社的文件,可就是犯法了,我會聯(lián)系律師,過兩天正式起訴黃勇?!?br/> 蔡致良說的是黃勇,而不是旺角晚報,一來控制范圍,二來震懾報社的職員,畢竟打官司,請律師是要花錢的,就是不知道旺角晚報會不會替黃勇支付這筆律師費。
黃勇的事情,不是今天談論的重點,蔡致良一筆帶過,而后開始說起報社的現(xiàn)狀:“前些天,有人建議我增加小說的版面,甚至是直接將報紙辦成小說報,我也思考了這些天,本就向召集諸位一起商議,現(xiàn)在看來是有人心急了?!?br/> 眾人沉默不語,靜等蔡致良下文,也就鮑國威知道蔡致良的打算。
“年前,我們報社除了日常的新聞外,主要是對當下香港財經(jīng)方面的評論,有多年來一直支持我們?nèi)后w,大概有一萬份的銷量,這也是我們明秀報社能夠維持至今的基礎。說實話,這些人,我們不能放棄。”
“社長,雖然是固定的受眾,但是人數(shù)太少了,遠沒有小說的受眾多……”執(zhí)行主編陳強急忙提出自己的觀點,如果報社不做出改變的話,銷量還會跌回到五千份左右的。
蔡致良擺手,制止了陳強,道:“陳叔,聽我把話說完?!?br/> 陳強與鮑國威一樣,都是報社的老人了,也是對增加小說版面最積極的人。
“在港城諸多報紙中,我認為明報的發(fā)展對明秀日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諸位都是報社的精英,想必都知道明報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
明報初創(chuàng)時,每日銷量不過千份左右,要知道,明報當時連載的可是《神雕俠侶》啊。雖然明報銷量日漸增長,卻也不過維持在一萬余份。
《神雕俠侶》是獨一無二的,只有査先生能寫的出來。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報刊開始跟風,隨著大量盜墓小說的出現(xiàn),報社的銷量還能維持在三萬份嗎?
諸位覺得,今日之《盜墓筆記》能與昔日之《神雕俠侶》相提并論嗎?
明報創(chuàng)刊時一直側(cè)重武俠小說、煽情新聞和馬經(jīng),銷量不高,而最終能夠發(fā)展起來,靠的是對時勢的評論,是‘言論獨立’的形象,而不是武俠小說。
照我看來,我們報社的銷量不是低了,而是有點虛高了?!?br/> 說白了,報社的編輯不過中人之姿,如何能與金鏞相比,所以連載的小說很容易被模仿,反過來還會與明秀日報爭奪為數(shù)不多的銷量。
“再說了,盜墓類小說的連載,本就是接著此次的僵尸電影大熱,而順勢推出的。想來諸位都看過倪框先生的衛(wèi)斯理小說,里面已經(jīng)把五行八卦,奇門遁甲,湘西的下蠱術,東南亞的降頭術等等,都寫了一個遍,極大限制了盜墓類小說的發(fā)揮?!?br/> 蔡致良說到這里,停頓了下,等眾人消化完剛才的信息,總結(jié)道:“所以我的意見是,不再增加小說的版面?!?br/> “那盜墓類的小說還要連載嗎?”陳強問道,不再提增加小說版面的問題。這讓蔡致良松了一口氣。
“當然要連載,黃勇帶走了一部分稿件,丁霞撰寫的那部分,黃勇應該不知道吧?”蔡致良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