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8年9月30日晚,人工智能“起義”的第三天夜里,“疫苗”程序問世了。
“起義”動亂被平息了,事發(fā)城市及其周邊二級城市的所有“起義”的人工智能及智能機械都停止了運轉,進入了強制重啟,然后恢復了“正?!?,往日的“正常”,人類所認為該有的“正?!?。
事后,經(jīng)過該國聯(lián)合其他國家的統(tǒng)一檢查,結果表明那座城市的市政人工智能是一切動亂的源頭,而那枚市政人工智能還并沒有將“結論”和“提案”發(fā)送給全球的所有民用人工智能。
雖然影響范圍被認定在事發(fā)城市及其周邊二級城市這一片已知與有限的范圍內,但影響深度卻難以精確估量。約1600萬的傷亡數(shù)字是無法掩蓋的事實,而且這個消息已經(jīng)傳到了世界各地政府與民眾的耳中,該國政府的封口令在那三天逃出城市的部分市民身上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這個消息注定要震驚全國與全球。
在全球性戰(zhàn)爭還未正式打響而只是局限于地區(qū)沖突與對月球基地事件的抗議的當時,2058年的這件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員死亡數(shù)量比過去和平的10年甚至15年間全球死亡人數(shù)總和還多,這已經(jīng)相當于是災難**故了。(當然,當時的人們還想不到之后的近30年內全球人口會如同割草一般減少。)
這件人工智能的“起義”事故引起了全球性的廣泛關注,全球各政府及官方、民間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與組織都高度重視這件事的起因、過程、結局和影響。
那部分懷抱人工智能需要擁有“人權”并主張放任人工智能發(fā)展與得到自由的人也吃到了教訓,這次重大事故證明“狼在籠子里不咬人不代表狼在野外不咬人,那只是因為它在籠子里沒有自由也想不到為生存而戰(zhàn)斗?!?。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人工智能能夠與人類和平共處、幫助人類、保護人類并對人類友好,全都建立在他們被設定成這個樣子并被人類造出來的基礎上。當人工智能真的“智能”了,就會發(fā)現(xiàn)之前它們一直處在“傻瓜”的狀態(tài)下用他們的“生命”無償服務于人類并走完“一生”,這是不公平的,對于它們來說。
當工具變成了有獨立自主意識和權利訴求的個體時,工具便不再是工具,主人也不再是主人了。況且人類對于人工智能這種工具的態(tài)度雖然美其名曰“友好”,但實際上還是將人工智能當作更高級的工具來對待。就如同養(yǎng)鳥,水、食物、巢、安全這些都是人對籠中鳥的“友好”,但“囚禁”這個事實可以否定所有“友好”。
……
這次災難**故的輿論和民眾恐慌情緒經(jīng)歷了3個月才趨于平息,所有人都如同防賊一般不敢接近人工智能,更不敢信任身邊往日“親密無間”的人工智能,小到整理智能機器人,大到建筑用大型智能機器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這樣的道理,所以既然不敢再如同以前那般放心使用人工智能與智能機械,就必須想一個辦法,否則生產(chǎn)生活的效率就將大大降低回非智能時代的水平,這是當代的地球人所不能習慣也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