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行駛在寬闊的道路上,這是從蕪湖港通向建業(yè)的新路,范和好奇地揭起車簾左右都看了看。
道路十分寬敞,可容兩輛馬車并肩齊行,據(jù)說這條道只能往一個方向去。
最右邊用碎石劃出一道比較窄小的空間,供路人暫停歇息。
道路左邊每隔幾米就種上了一顆樹,現(xiàn)在還小,數(shù)年后想來能給路人遮陰降暑吧,據(jù)說這叫“綠化帶”,也是一條界。
要掉頭就必須過界去,界的另一邊是同樣寬敞的雙行道。
長久以來,路只是一條路,能走就行。誰能想到建出這樣的新意來?
范和心中暗暗贊嘆設(shè)計者的神奇。
范和是荊州的米市大商販。江東的米價風(fēng)波讓他心動了,所以他早早就派人打理,安排了許多支商隊來江東販糧,沒有像江東世家那么離譜的價格,但也以比正常價高出許多的價位銷售一空,大賺了一筆。
看著飛馳而過的景色,他不由覺得這幾文錢的路費花的實在是劃算,若是商隊趕路,來回能省下好幾天時間,有這時間說不定就能多跑一趟商了。而且也舒適不少,他瞇著眼睛躺下。
可惜這樣的路目前江東只有這一條,倒是有消息說吳郡喬家開始出錢出力輔佐孫策了,以后江東各地都會修起這樣的路來。
商人的本質(zhì)就如同一只鯊魚,哪里有銅腥味,就往哪里撲。
雖然眼下江東的米價風(fēng)波漸漸平息,已經(jīng)沒有什么賺頭了,但是范和卻聞到了不一樣的味道,甚至決定親自來江東考察一番。
此刻,整個江東最熱鬧的就要數(shù)建業(yè)城了。
不僅是因為科舉,還因為那道建立公會的政令。
數(shù)千學(xué)子的盛會還未結(jié)束,無數(shù)的商人又瘋狂地涌向了建業(yè)。
馬車徐徐停在離東城門不遠(yuǎn)的一處客棧門前,范和帶著一個隨從下了車,徑直走進(jìn)了客棧。
“店家,還有客房嗎?”
柜臺后面坐著一個微胖的中年男子,聽到問話他堆起一臉笑容答道:“還有一間上房,1兩銀子三天,客官可要住?”
1兩銀子三天?這是什么概念?
一袋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一個月了,而一兩銀子能買四袋米。
范和還未說話,一旁的隨從倒吸一口涼氣驚惱道:“店家,你這是開玩笑吧?住三天就要1兩銀子?”
“呵呵”
店家笑了笑,看向范和問道:“想來,這位客官也是沖著公會來的吧?”
范和點點頭,覺得也沒必要掩飾,拱拱手回道:“老板好眼力?!?br/> “我這算什么眼力?科舉都已經(jīng)到武技考試的最后一天了,今天下午就要公布成績和名次,明天中舉的士子就要參加最后的會試,由鎮(zhèn)東將軍安排官職了。想來也不會是士子。”
店家搖了搖頭,用手指了指,范和順著這方向看去,只見一樓的大廳里坐滿了吃飯的人。
“而且我這店里住滿了來加入公會的商人,用腳趾頭猜都猜到了。”
“客官,你還別嫌貴,這價錢算好的了?,F(xiàn)在建業(yè)城大大小小的客棧都住滿了人,許多人有錢都找不到地方住呢。”
“本來,我這也是滿的。也就今早一個考試發(fā)揮太差,覺得沒希望的士子退房走了,這才空出了一間。”
店家挑挑眉頭,打趣道:“客官,錯過咱這家店,我怕你遲些時候回來,這房間就沒了。那你可就要在街上熬過今晚,等明天科舉結(jié)束,落榜士子離開才能有房間空出來咯?!?br/> 范和微微皺眉,看著大廳滿當(dāng)當(dāng)?shù)娜?,若有所思?br/> 店家也不著急,悠哉的等著他做決定。
“店家,我們住六天。”
范和從懷里掏出2兩碎銀子放在柜臺上:“店家,我剛到建業(yè)城,許多事情不清楚。關(guān)于公會的事情勞煩你給我說說?!?br/> 我就喜歡這種明事理的人!店家笑吟吟收起銀子,沉吟了一小會兒,開口道:“既然客官問了,那我就給您說一說。”
······
根據(jù)老板的描述,范和來到了公會大廳。
公會大廳里有一群人對著墻一臉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