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城墻,有二十多丈高,這里在上千年來,匯集了神州農(nóng)土上的大量資源,各種寒木、玄土從四面八方運來,造就了這一座宏偉而又壯觀的人間仙城。
神州農(nóng)土上的八大天城,亦遠遠無法與它相提并論。
單從遠處看著,便只覺一團寶氣,沖天而起,浩然之氣,上沖霄漢。
其氣勢恢宏處,令人目眩。
京城北面,有一高山,山頭流光溢彩,如同仙境,望天鋪開,正是太昊境。
世間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太昊境之靈氣,卻猶在這些洞天福地之上。
這里是皇宮所在之處,又有昊泰學府、摘星仙臺、天道院等諸多建筑。
就為了能夠登上這太昊境,四方的玄門精英,便已是心甘情愿的,為神廷所用。
而這也是神廷能夠統(tǒng)治神州農(nóng)土上千年的一大主因。
此刻,皇城正北,那即便是神廷中的高官權貴也無法抵達的承天殿中,正有兩名戰(zhàn)將駐守。
雖然只有兩人,但有這兩人在,天下間,幾乎已無人能夠攻破承天殿。
這兩人,正是神廷八大上將軍里其中兩人——天耀丹陽,與絕宮禁將。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八大上將軍中任何一位,都能夠以一人之力,坐鎮(zhèn)一方,而無視敵人的千軍萬馬。
然而此刻,天耀丹陽與絕宮禁將這兩位上將軍,卻是立在這太昊境最高處,神情肅穆。
高處玄光晃動,紅霞似的光芒如扇形展開,美輪美奐。
這承天殿中,卻沒有皇城的其它地方,看上去的那般金碧輝煌,甚至是有些陰森。
高處的彩光,像是覆在外頭的錦緞,而這內(nèi)中卻是一片昏暗,是一種常年暗無天日的、極致的冷清與寂寥。
轟!
殿門忽的大開,光芒涌入。
金色的彩光在這一瞬間,往殿內(nèi)侵襲,卻又似被某種無形的結界擋住,呈流水狀在殿內(nèi)三尺處漫開、晃動。
有三人踏步而入,為首的是一名男子,身穿大袖黃袍,頭戴十二串寶珠之至尊冕旒。
身后跟著的另外兩人,一個塊頭魁偉,一個高高瘦瘦,雙目仿佛能夠爆出洞徹九霄的精光。
這兩人,則是八大上將軍中的紫軒龍甲,與玄離真仙。
八大上將軍,竟同時有四人在此!
而且是公認的,年歲最久、實力最為強悍的四人。
單是以此,便令人知曉,將在這里發(fā)生的,必然是凡人無法想象之大事。
至于那名黃袍大袖,頭戴至尊冕旒的男子,則毫無疑問是當今圣上、神國之主……隋明皇!
轟!紫軒龍甲與玄離真仙兩位上將軍,將殿門再次關上。
一聲震響過后,整個承天殿又陷入昏暗。
隋明皇繼續(xù)向前走去,四位上將軍并排跟在他的身后。
穿過了承天殿,前方卻是一片黑色的幕布。
隋明皇緩緩上前,抓住幕布的一角,隨手一抖。
幕布的邊緣金光閃過,周邊的空間似是在一片片崩裂。
隨著整塊黑色幕布的掉落,高處光明逼面而來,刺眼得連四位上將軍亦是難以睜眼。
好不容易定下神來,望空中看去,只見一道半透明的云階,層層疊疊,向上方延伸。
隋明帝負著手,來到階前,抬頭望天。
太昊境本就在高處,承天殿又是太昊境最高所在。
這云階一路向上,竟似刺破蒼穹。
隋明帝道:“當年神州大亂,民不聊生,四方梟雄并起,妖魔作祟,以至于生靈涂炭,處處災劫。先帝以無上先天之法,斬妖魔,平天下,又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悉數(shù)稱臣,方才有我大隋神國。
“可嘆仙道仙道,終是逆天之道。即便先帝那等英杰,終究也是難逃天劫。三百年前,先帝駕崩,國中狂徒趁機暴動,幸有諸位上將軍協(xié)助朕,再定乾坤。
“諸位上將軍對朕的扶持之功,朕絕不敢忘。”
四大上將軍在他身后一同拜倒。
天耀丹陽道:“若無先帝,便無我等!我等受先帝之遺命,承陛下之恩德,共同輔助神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br/> 隋明帝道:“如今,朕以先帝遺志,修煉先帝秘傳的無上先天之法,只差這最后一步。還請四位上將軍,在此為朕護法,待朕歸來,必定不負諸位功勞?!?br/> 四名上將軍齊聲道:“祝陛下馬到功成?!?br/> 隋明帝點了點頭,將身一縱,沿著云階直飛而上,飛入蒼穹,消失不見。
他所過之處,云霧縹緲,仙氣浩蕩,五彩的光芒散開,又一點點的收束,進而消散。
唯有那道通天的神秘云階,孤孤寂寂,猶如人世刺往宇宙的利劍,又似天神劈下的一把利刀。
天耀丹陽、絕宮禁將、紫軒龍甲、玄離真仙四名上將軍等隋明帝離去后,方才散開,各自駐守。
他們在承天殿中行走,時不時的,抬起頭來,望向蒼穹。
似這般,足足過了十二個時辰。陡然間,天昏地暗,萬類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