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旁,茅草連綿,蘆葦叢生,水鳥拍翅,羊群成片,運河里運輸?shù)拇?jīng)過和尚莊,一準停下,船上人會選擇上岸,這里有鄉(xiāng)村集市,去買些食物,在周圍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新鮮的風(fēng)土人情。和尚莊蒞臨運河,不遠處是個港口,許多煤炭,木材等物質(zhì)從這里運走或運來。
河岸邊,皮帶幫幫主于大吉,與他的兄弟們悠閑行走,他帶著墨鏡,看見的天空陰暗灰淡。腳下踩的茅草齊腰深,兩個大漢手拿鐮刀在于大吉行走路前面開道,草里的小動物驚的四處逃竄;一條花蛇騰起身體,飛快的往前滑行,說時遲那時快,在于大吉身后緊跟的發(fā)根跨出箭步,用手卡住蛇的七寸,蛇的尾巴掙扎著,發(fā)根用門牙切開蛇背,吸吮起蛇血,蛇痛苦的扭著尾巴,發(fā)根吸凈花蛇的血,蛇不動了,發(fā)根做個扔鐵餅的姿勢,那蛇在空中漾起一條橢圓的弧線,掉進濤濤的運河。
徒步拉練,是于大吉這幫人的樂趣。既能鍛煉腿部耐力,又能練習(xí)打獵物的功夫;前面有只野兔,受了驚,快速奔跑,只聽“啪”的一聲,彈弓射出的石子橫空出世,野兔還沒反應(yīng)過來,彈弓手飛樣跑過去,擒住兔子,拎起后腿,往地上猛摔,兔子暈厥,彈弓手把野兔扔給拿著口袋的人。
于大吉:好樣的,你們近來功夫都有長進。
發(fā)根:這要虧吉哥教的好。
于大吉:那批煤炭生意,談好沒有?
發(fā)根:三天后簽字。
于大吉:這種事,盡快不盡慢,免的夜長夢多。
發(fā)根:知道了,吉哥,今晚我再催催。
一行人沿著云河跋涉,被砍到的茅草,被于大吉踩過的地方,形成了路,茅草里時時露出土墳,負責開路的大漢繞過去,遇到尸體,于大吉雙手合十,念句阿彌陀佛!
尸體多是小孩子,鄉(xiāng)村生存條件有限,生出的孩子要存活下來,全靠自己的命硬。不知道什么原因會導(dǎo)致小命嗚呼。按照當?shù)氐娘L(fēng)俗,小孩子死了不能埋進老林,只能扔掉,運河邊人煙荒蕪,死孩子多扔到這里,成群的野狗,水鳥,過路的禿鷲老鷹,會把這些尸體處理的干干凈凈。
于大吉繞過一個小孩尸體,問:晚上戲班演出的事搞沒搞好。
發(fā)根:我們出來的時候,弟兄們在搭戲臺。你的行頭給你準備好了。
于大吉是個戲粉兼票友,今晚請了戲班,他不會放棄上臺過把癮。
看著太陽當頭曬的人發(fā)暈,兄弟們蔫的象發(fā)了瘟的雞。
于大吉:對弟兄們說,散了,自由行動,晚上回莊子看戲,告訴他們,在外面管住酒管住褲襠,不要給我捅婁子。
發(fā)根:是。
湯老燒睡到日上三竿方才醒來,本來還想賴會,想起昨天猴子托付的事,不敢再睡,急忙起床,梳洗完畢,帶上丫頭小春,騎上毛驢出發(fā)。
出了城,春風(fēng)拂面,吹的人心情舒爽。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黃土肥沃的要流出油,湯老燒是鄉(xiāng)下人出身,知道這個季節(jié)農(nóng)民開始種棉花,一株株的棉花苗要種的疏密有間,如果彼此距離太近,容易不透風(fēng),棉花的生長受到影響,到收獲的時候,棉花要減產(chǎn),那時,會后悔不用心種苗。
路邊栽了桑樹,掛滿桑葚,紅的透亮,青的綠茵,紫的飽滿,正是采桑養(yǎng)蠶的季節(jié),不少農(nóng)人在采桑葉。湯老燒的毛驢走過樹下,她忍不住摘了幾個,遞給小春:吃,這時候的桑果味道最鮮。
認識湯老燒的小伙喊道:湯大娘,你又去接誰家的妮進窯子?
湯老燒不客氣的回敬:你要是眼紅,用把殺豬刀閹了,明兒接你。
小伙果然臉紅不吭聲,大叔說:他大娘,他嫩的爬不上竿,換上我,保你滿意,哈哈,哈哈哈。
湯老燒把桑葚放進嘴里,嚼的滿口麻黑,水汁直流:把你個老茄子扔進糞坑里,連蛆都不會栱你,做你的大條夢,好好當你的農(nóng)二哥吧。
一輛輛拉煤的卡車駛過公路,石子在輪胎的碾壓下四處翻滾,很多地方坑坑洼洼,卡車過山車樣顛簸歪歪斜斜往前走,膽大的男人、孩子、女人在卡車后面趴著車廂,爬上煤堆,用手或拿著的鉤子飛快的把煤往下扒,煤撒了一路,卡車的速度要加快的時候,他們立馬從車上跳下,他的配合者,正用雙手把地上的煤往筐里放。
湯老燒看的害怕,爬車的小子他認的:金牙,你作死啊,當心車轱轆碾了你。
金牙看到湯老燒,嘿嘿:大娘,又去買窮人家的小妮?
小春說:你胡扯啥,你家有小妮賣???
金牙看見小春:我家沒有,大娘,幫我找個媳婦吧。
湯老燒:你個沒扎毛的生瓜蛋子,好的不學(xué),學(xué)會吃豆腐,當心,老娘讓你這輩子打光棍。
金牙:不敢不敢,大娘,小春姑娘,去我家喝碗熱茶,再趕路啊。
湯老燒“這還差不多,今天要趕著過河,有空再去。
渡口。
湯老燒和她的毛驢占滿了小船,只能專送她們過河,驢和湯老燒很默契,是頭不一般的驢,它站在船上,傲然挺立,并不驚慌。
搖船的老伯,:哎呀,你這頭驢,要成精了。
湯老燒:什么意思,
老伯:都說笨死的駱駝犟死的驢,你這頭驢倒是養(yǎng)得活泛,機靈如你,你可真是個能人。
湯老燒:這驢嘛和人一樣,從小要調(diào)教,是不?不調(diào)不教,它就真是個驢,被自己搞死,調(diào)了教了,驢也是很聰明的。確實能成精的。
老伯被他說笑了。
過了河,穿過茅草地,來到和尚莊時,早過了飯點,看見戲臺周圍有樹,小春牽了驢過去拴在柱子上,地上長著青草。
小春拿出自帶的干糧,湯老燒:不吃啦,趕緊去通報于大吉說大娘來了。
小春應(yīng)聲正要去于大吉家,匆匆趕來的發(fā)根喊住她,湯老燒見是發(fā)根:啊呀,發(fā)根,正念叨你,你就來。
發(fā)根:大娘,什么時候到的?咋不打個招呼,我去接你老。
湯老燒:熟門熟路,接什么,有陣子沒見你們幫主,找他談點事。
發(fā)根:你的事今后再談,你馬上回去。
湯老燒:什么事?
發(fā)根:我們幫主今晚要登臺唱戲,派我去接他的九朵花,正好你來了,勞煩老人家跑一趟。
湯老燒心想不好,先前想好的托詞一慌不知去了哪里。
發(fā)根見她躊蹴,以為她不想去:這樣吧,讓小春去回個話,說小春代表他娘來看幫主,改天登門邀請再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