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最早的電器街位于深水埗鴨寮街,第一間電器行是由華僑開設(shè),后來以賣電視、音響出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排專門維修、售賣收音機,唱音機的電器行。
這年頭鴨寮街路面都是黃土,街頭門面十分低矮,一間間電器行沒有電子行業(yè)的新潮,招牌與貨箱都堆疊在門口,老板則藏在逼仄的貨臺內(nèi),無人光臨時都在焊接晶管,像是古早味的華強北。
倪坤把大老板拉到一間小店鋪的門前,用汗巾擦擦額頭,出聲道:“老板,地方到了。”
“這間店鋪在同行里名聲不錯,算是物美價廉,一向不做宰客的事?!?br/> 何定賢邁步下車,抬頭看招牌:“孝青電器行?!?br/> 他點點頭進入商鋪內(nèi),見到老板還在忙,便一個人參觀起來。
一臺臺收音機、唱音機、層層疊疊擺在墻柜上,別個機器下面都標注有價格,甚至還有一塊區(qū)域是專門賣二手貨的,一個角落則零散著大批配件。
另有兩臺電視機擺在最高的地方做門面,展示意義大過銷售意義。因為這年頭電視機只在國外流行,全都是收費頻道,一般華人根本消費不起,只有鬼佬長官家里才會擺電視機,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也將在六年后獲批牌照。
這時老板“吳孝青”放下手頭的活,穿著一件汗衫,手上卻戴著袖套,走過來開腔介紹道:“老板,日貨、美貨、英貨都有,如果只是要聽個新聞的話,建議買個二手的索尼就行?!?br/> “如果是給人送禮的話,英國佬就買英國貨,美國佬就買美國貨,這年頭鬼佬們都很喜歡支持自家的東西。”
何定賢饒有興趣看向干練的中年老板問道:“我想買個聲音清楚,價格合適,在家里聽廣播用的。”
吳孝青三十幾歲,能夠撐起電器行的檔口,手頭是有硬功夫的,當(dāng)即用手掌指向一臺機器:“日產(chǎn)的索尼,七成新的二手貨,換個天線、喇叭可以用十年,不過天線很容易壞,兩三年得換一根?!?br/> 何定賢滿意道:“天線的價格便宜,機器看起來也新,開個價多少錢!”
吳孝青豎起三根手指:“兩百五十元!”
何定賢感覺有點肉疼:“快趕上一個月薪水了,真不是普通人家里能有大件,好在下月馬上就能月入十萬加,犒勞一點自己也不過分?!?br/> 他爽快的問道:“能不能便宜點?”
吳孝青笑著回答:“每個人都這樣問,是不是人人都鐘意殺價的過程,總覺得殺到價就算賺?唔好意思,我商行是實價,謝絕還價?!?br/> 何定賢感覺很有意思:“既然是實價我就不還價了,不過別讓我知道比外邊賣的貴,否則就叫人砸了你的店,另外有沒有走水來的貨賣我?水貨肯定就便宜了啦!”
他還是本能覺得電器行喜歡亂報價,前世太多利用信息差賺錢的家伙,把電器城搞的臭名昭著。
吳孝青卻滿臉樸實的用手指向店內(nèi)一圈,夸張道:“大佬,商鋪里每一個你能看見的東西全是水貨來著,要不是水貨起碼得再漲一百塊,真以為有這么好賺的錢?一臺臺都是進口貨呀,全都是來賺你華夏人的錢,我tm想賣國產(chǎn)貨都沒,你說我能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