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是吉珠“無意間”提到“干貨”,白瑪拉珠才反應過來。雖然松茸保存期不長,但卻可以做成干貨賣??!曬干的松茸價格雖然比不上新鮮的,但勝在保存的時間長,況且一斤下來,也能賣個幾百塊錢,相差其實并不大。
第二天,白瑪拉珠帶著兩個兒子,再次背著背篼上了雀兒山。興許是普馬鄉(xiāng)實在太偏僻,偏僻到一年到頭都沒有幾個外人進鄉(xiāng),山里的松茸雖然難找,但卻并不少。一天時間,白瑪拉珠便找到了二十多朵品相完好的松茸。
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普馬鄉(xiāng)的鄉(xiāng)民便見到白瑪拉珠時不時的從山里出來,背著一大背篼的“野菇”。鄉(xiāng)民大多了解白瑪家的情況,都以為她家到了彈盡糧絕的狀況,不得不上山去弄些野菇吃,盡皆唏噓。
白瑪拉珠原本想要將松茸之事告訴鄉(xiāng)民,但想到鄉(xiāng)民大多都守舊封閉,還不如等到將松茸賣了錢后,再說給大家聽。想到這兒,白瑪拉珠卻是更加勤奮的在山里山間來來回回。
雖然鄉(xiāng)民所猜并不是完全正確,但“彈盡糧絕”卻是真的。
好在藏胞大多淳樸善良,又與白瑪拉珠一家子關系好,在鄉(xiāng)民的救濟下,一家子也撐了過來。半饑半飽的情況持續(xù)了半個多月,在八月初時,白瑪拉珠帶著一大袋已經(jīng)風干的松茸,踏上了去蓉市的路。
普馬鄉(xiāng)的鄉(xiāng)民對于白瑪拉珠去蓉市并沒有驚訝,白瑪拉珠以前在蓉市讀書,這些年白瑪拉珠每年都會去蓉市一次,鄉(xiāng)民都知道,聽說是和當時讀書的同學聚會。
按理說這種有知識有文化的女人,至少該有個好的歸宿;可誰知那些年國家動蕩,知識分子紛紛下鄉(xiāng)作了知青,白瑪拉珠當時也回了家鄉(xiāng)巴塘縣,后被分配到了德格縣,最終還嫁給了一個病秧子強巴德吉……
白瑪拉珠離開后,只留了半塊酥油和一打粗面,兄弟倆要是省著點吃,倒是能堅持小半個月。當然,前提是……得在山里采些野菜和著。
平措次仁一大早便進了山,本來想要拉著弟弟吉珠一起上山采菜,但奈何吉珠突然發(fā)愣看著墻上的破洞,怎么叫也不回聲,次仁只好撇撇嘴一個人進了山。
吉珠看著墻壁灰脫落下來,形成一塊斑駁的類似漩渦的黑色小洞,腦海里不停閃過一些奇異的畫面,這些畫面沒有訊息,但給吉珠的感覺卻非常奇怪——神秘、危險以及宏偉。腦海里的畫面也是如同墻壁上的黑色小洞一樣,只是那個黑色的洞巨大無比,吉珠甚至認為,他如果站在那黑洞面前,估計連塵埃都不如。
他一直回想著這些畫面,卻根本得不到這些畫面的訊息。不過他也無所謂,因為看著這一幅幅的畫面,他的心中便感覺到出奇的寧靜,這種寧靜與身體感官的寧靜不一樣,但具體哪里不一樣,吉珠卻說不出來。只是覺得喜歡,便兀自的看著墻上的黑色小洞發(fā)呆,以至于阿哥叫他,也不想動。
寧靜一直持續(xù)著,直到吉珠突然被人拉動才轉(zhuǎn)醒。
吉珠迷迷糊糊的抬起頭,看著身邊氣鼓鼓的小孩,這是個穿著赤紅錦藍藏袍的小女孩,看起來比吉珠還要小個四五歲。
“哦,是小梅朵啊……”吉珠有些納悶的揉了揉后腦勺,平時這小梅朵可不會理他,今兒是怎么回事?
“小梅朵,你次仁哥哥進山了,可能要中午才回來?!奔樾Φ?。
小梅朵,全名是央金梅朵。剛滿7歲,是鄉(xiāng)尾央金大嬸的獨生女,眼睛大大的,長的很可愛,尤其是臉上那兩抹高原紅,就像書里唐代壁畫上的士官小姐的胭脂紅般。小梅朵和吉珠不太親,但卻非常喜歡平措次仁,經(jīng)常在大人面前念叨,長大后要嫁給次仁哥哥,逗得眾人歡樂不已。
小梅朵卻猛地搖頭,“不是的,我是來找吉珠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