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長軒的話并不會讓老夫人心情好一些,想起那個順從寡言的庶出孫女,老夫人覺得一陣難過和悲傷。
“好了,去吧。我也累了,午飯的時候不必叫我,走的時候也不必再來了!”
路長軒心情復(fù)雜地出去了,老夫人則閉上眼睛,重重嘆了一口氣。顧媽媽小心奉茶,秦疏影走了出來,默然無語地給老夫人捶著腿。
老夫人的聲音既疲憊又嚴肅:“剛才我和三姑爺說的話,你都聽到了?”
“是,疏影都聽到了?!鼻厥栌盎卮?,就算老夫人認為路長軒和秦菲菲對不起秦瑤瑤又如何?人都死了,還有什么可說的,“三姐夫是青年一輩中的典范,治家齊國平天下,胸中自然有丘壑。”
老夫人沉默半晌,說道:“但愿如此!二丫頭太純善……”
頓了頓,卻不再繼續(xù)這個話題,沉默不語。
老夫人不想再提起剛才的話題,秦疏影也就轉(zhuǎn)移了話題,說起經(jīng)文來。
眼見得老夫人的情緒好一些,又說:“老祖宗,父親從前和孫女說,祖父去得早,正因為有祖母的公正嚴明,秦府才能從一個小門小戶走到今天。父親說,他這輩子最敬佩的人不是沙場的無敵將軍,不是舌戰(zhàn)群雄的謀士,也不是指點江山的封疆大吏,而是老祖宗!若不是老祖宗一個人做兩份工,咬牙挺過當(dāng)初的饑荒年成,秦府上上下下的人全都餓死了,哪里還談得上錦衣玉食、榮華富貴?若不是老祖宗力排眾議,為伯父、父親請來韓夫子,他們也不會做出錦繡文章,進而取得功名。父親說,老祖宗的英明睿智、果斷犀利深深影響了他,這才有了那個青年才俊秦永洲。正因為老祖宗的提點,父親才主動請纓去南方,遠離京城的是非,為秦府留條后路。老祖宗,若是父親還在世上,該多好??!”
蓮嬪在九年前封嬪,今上的嬪妃并不多,秦永濤和徐氏得意之余,不免猖狂起來。
老夫人的想法卻不一樣,文皇后與今上感情彌篤,秦蓮蓮最多只能做到妃位,就算將來皇帝大行,文皇后有太子,還有娘家背景深厚的德妃所生的二皇子,不管怎么說,皇位也輪不到六皇子。
所以,秦府要做的就是小心謹慎,不要給宮中的秦蓮蓮添亂,否則就是將秦府上下百口人架在烈火上烤。
經(jīng)過深思,遂讓小兒子去江南,秦永洲二話不說就聽從了母親的建議。秦疏影小小年紀(jì),居然記得秦永洲的話,也看得出這其中的險惡,當(dāng)真難得。
秦疏影似是唏噓不已:“老祖宗,父親若是泉下有知,也希望老祖宗晚年能和順舒心,希望我們秦府能夠福澤綿長。父親不能在老祖宗膝下侍奉,不能為家族再獻力量,疏影如今就替父親盡孝,也想多聽聽老祖宗的教誨?!?br/>
老夫人看了秦疏影一眼,這眉眼簡直就是秦永洲的翻版,心中思潮涌動,若是自己有個意外,徐氏怎么會放過七丫頭?這孩子聰明是聰明,可鋒芒畢露,還需要好好磨練。光是靠自己的庇佑,那還不夠,要有自己保護自己的本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