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午夜時分,天上飄起了雪。
天明之后,雪停了。
漫山遍野,披了層白色;冬日的清晨,寒冷蕭瑟。
積雪覆蓋的山道上,駛來兩架大車。
一架車裝著藥材,一架車空著。趕車的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與一位三十多歲的漢子。另有兩個年輕男子坐在車前,一個是隨行的伙計,裹著厚袍子,精明干練的樣子,另外一個也像是伙計,卻戴著斗笠,衣衫單薄,滿身灰塵,顯得有些寒酸。尤其他看向山野的雙眼中,透著莫名的寂寞之色。
于野昨晚搭上大車,連夜離開了齊海鎮(zhèn)。
大車為雙馬駕轅,適宜長途跋涉。車主姓秦,單名一個旺字,五十多歲,貨棧掌柜稱呼他為老秦頭。另外兩個男子,趕車的叫秦柱子,三十多歲;伙計模樣的叫秦栓子,乃是老秦頭本家的兩個侄兒,跟著他跑車?yán)洖樯?br/> 之所以連夜離開齊海鎮(zhèn),只因老秦頭與貨主約定了日期與時辰,要去三十里外的一個莊子搬運貨物。而買賣營生,講究的就是一個誠信。故而老秦頭不敢耽擱,并于天明時分趕到此處。
至于捎帶的客人,便是于野,為貨棧掌柜所托,并叮囑老秦頭,途中不得慢待,務(wù)必將其帶到瓊城。當(dāng)然,這也是阿虎的人情。
而老秦頭見于野穿著寒酸,身無長物,只當(dāng)窮人家的孩子,也沒有放在心上。趕車在外的日子辛苦,難免風(fēng)餐露宿,且將客人與兩個侄兒一視同仁便可,尚不至于辜負了掌柜的所托。
“吁——”
山道旁,有個村子。
隨著一聲吆喝,兩架大車在村口的一所宅院前停了下來。
老秦頭帶著兩個侄兒前去叩門。
于野則是獨自走到一旁等候。
他摘下斗笠抖去積雪,復(fù)又戴在頭上,然后抱起膀子,默默的抬眼張望。
抵達蘄州之后,尚未洗去風(fēng)塵,也未歇息片刻,便再次孤身踏上了征程。
嗯,匆匆忙忙。
而兩年多來,始終是匆匆忙忙,哪怕是來到蘄州,好像依然在重復(fù)著過去的日子。只是異國他鄉(xiāng)、風(fēng)雪陌路,不免使人倍感孤單而兩眼茫然。
這是一片陌生的天地。
這是一條未知的征途。
他卻義無反顧,不再回頭。
拯救大澤于水火,無非是他安撫羽新等人的借口。他真實的想法只有一個,便是前往云川門,找到災(zāi)禍之源,查明海外寶物的真相。而對于幾位道門弟子來說,云川門乃是生死禁地,避之唯恐不及,又豈敢輕易犯險。雙方只能互道珍重,就此分道揚鑣。
“那位小哥如何稱呼……哦,于野——”
宅院大門開啟,秦柱子、秦栓子扛著貨物從中走出來。而老秦頭站在門前與一個中年男子寒暄之際,招手呼喚了一聲。
“與柱子、栓子幫把手!”
竟然讓于野幫著搬運貨物。
于野怔了怔,點頭走了過去。
他踏上石階,又聽老秦頭說道:“年輕力不虧,手腳勤快才好!”
庭院里堆放著幾包藥材。
于野雙手各抓一包藥材走了出來,引得迎面的秦柱子與秦栓子微微側(cè)目。
一包藥材,約有百余斤重。兄弟倆也能抓得起兩百斤的重物,卻要肩扛背馱,絕無這般輕松。
從老秦頭與貨主的對話中得知,他的大車并非直達瓊城,而是途經(jīng)各地轉(zhuǎn)運貨物,最終抵達瓊城方才返回。
片刻之后,大車滿載了藥材,轉(zhuǎn)而駛上大道。
于野坐在車頭閉目養(yǎng)神,像是不耐寒冷,一只手揣入懷里,卻拿著一枚圖簡在暗中查看。
這枚蘄州的圖簡,來自蘄州修士。據(jù)其所示,蘄州,別名蘄川,地域極為廣袤,方圓足有數(shù)十萬里,又分為中山、玄鳳、齊、衛(wèi)、云等五國。衛(wèi)國與齊國,位于蘄州之北;玄鳳與云,位于蘄州之南。四國環(huán)繞之中,便是中山國。
或許正是地域廣袤的緣故,圖簡上只能分辨出各國的疆界、名山大川與有名的城鎮(zhèn)。眾多的道路或是鄉(xiāng)村,則無詳細的記載。不過,圖簡中能夠找到云川仙門所在的云川峰。從齊海鎮(zhèn)至齊國南疆,相距三五萬里。從南疆再至云川峰,又去三五萬里。前后約有十萬里之遙,以如今的腳程,或許走上一年方能抵達云川仙門。
這樣趕路,太慢了!
待熟悉狀況之后,再尋個快捷的法子。
于野收起圖簡,眼前又不禁浮現(xiàn)出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其中有夢青青、桃瘋,有歸元子,還有阿虎、羽新等人。
夢青青相貌秀麗,性情直爽,待人真誠,喜好婉約之美。正是那個女子,內(nèi)心極為孤傲,寧可一死,也不愿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