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撩人,道然抱著一把造型古樸的七弦琴來到三藏樓的攬月閣上。
前文有敘,三藏樓大如莊園,里面有各種亭臺樓閣。這攬月閣南面西湖,是環(huán)境最清幽的一座。
但正因為環(huán)境好,道然來到這里的時候,攬月閣上的人可不少,而且大多非富則貴。
看到道然抱著古琴出現(xiàn),不少人都好奇地看了過來。
心中莫名其妙地產(chǎn)生了同樣的期待,這樣俊秀的小和尚,彈起琴來會是怎樣的畫面?
公孫策也是其中之一,琴是他從家里拿過來的,是有些年頭的古物。只是面對靈隱寺的報復(fù),一張琴又有什么用處?
公孫策雖然想幫道然,但有些話他沒辦法說得太過透徹。堂堂杭州通判,想抓人還怕什么罪名輕重么。真正讓公孫策對靈隱寺有所顧忌的原因,是當(dāng)今的杭州知府。
靈隱寺的道濟(jì)禪師,對杭州知府全家有救命之恩,所以靈隱寺才會顯得肆無忌憚。
靈隱寺的背景如此強大,公孫策只能勉強保證他不會被無辜抓進(jìn)大牢砍頭而已??墒羌词谷绱耍廊还律硪蝗?,又如何跟靈隱寺抗?fàn)帲?br/> 想到這里,公孫策忍不住回頭,看了眼攬月閣的角落。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和尚正襟危坐地打量著道然,那審視的目光帶著幾乎沒有掩飾的敵意。
這位是靈隱寺的羅漢堂首座道靈和尚,跟靈隱寺方丈是師兄弟,算得上是靈隱寺的二號人物。
道靈和尚或許在佛法上的研究不如神秀,但武藝卻當(dāng)?shù)蒙细呙鞫?,在江湖中是一等一的高手?br/> 在太陽下山之后,他就到來三藏樓。打聽過道然的消息之后,道靈和尚一直沒別的動作,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道靈和尚看著道然從眼前走過,即使對道然心存敵意,但也不得不承認(rèn)這小和尚的外貌確實是超凡脫俗。
道靈和尚臉色凝重地想:“原以為神秀已經(jīng)是難得的美男子,沒想到還有人比他更加英俊,這小和尚要是參加論法大會,光是亮相就多了三分勝算。”
雖然佛經(jīng)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凡人總是受色相影響最大。三觀跟著五官走是自古以來的真理,就連當(dāng)官也得講究一個儀容美,長得太丑的話連官都當(dāng)不了。
靈隱寺要推一個新的“神僧”,要是神秀在外貌上被道然壓下去了,那論法就要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否則如何能被眾人奉為“神僧”?
但論法的話,神秀似乎已經(jīng)輸了一場,還差點被心魔所困。若是再來一場公平?jīng)Q斗,神秀贏面也很小。
道靈和尚做了決定,哪怕是來硬的,也絕對不能讓道然參加論法大會。
這種心思,幾乎全部寫在道靈和尚的臉上,完全一副“我不裝了”的表情。
公孫策嘆了口氣,心想:“道然神僧啊,你究竟有什么妙計,再不施展,恐怕就晚了。”
道然仿佛沒有感覺到來自道靈和尚的敵意,自顧自地走到了攬月閣最高處,憑欄遠(yuǎn)望了片刻,仿佛是在細(xì)細(xì)欣賞月下西湖的美景。
等了片刻,這才將古琴擺好。
指尖撫過琴弦,清泉般清脆的琴音流淌而出。
琴聲似乎比月華更加清澈,讓眾人忍不住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