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嫤站在那里看著已經(jīng)空蕩蕩的御河橋,過了許久許久,久到穆清有些擔(dān)心的看著她,喚了一聲:“娘娘……”
林嫤回過神來,“嗯”了一聲。
穆清勸道:“更深露重,娘娘還是回去吧?!?br/> 林嫤點了點頭,然后轉(zhuǎn)身回了長坤宮。
林嫤坐在梳妝臺前,一邊拆著頭上的釵環(huán),一邊吩咐道:“準(zhǔn)備鋪床,伺候本宮歇下吧?!?br/> 慕枝慕蘭和穆葉都是擔(dān)憂的看著她,但卻是什么都沒說,下去各干各的事情了。
穆清站在她身后,一直看著她,臉上如同林嫤一樣,并沒有什么表情。
過了一會,林嫤又吩咐道:“去查一下,是誰幫的她。后宮之內(nèi)戒備甚嚴(yán),沒有別人的協(xié)助,她一個秀女闖不進(jìn)御河橋來唱歌?!?br/> 穆清點了點頭,道:“奴婢明白?!?br/> 她頓了一會,又輕輕的走過來,拿起梳子,輕輕的替林嫤通著頭,一邊通一邊道:“皇上登基前的幾年,時常出征,為爭儲積蓄力量。皇上每一次出征的時候,元后都十分擔(dān)憂。后來元后就在王府正院的庭院里種了一墻的薔薇花,指著薔薇對當(dāng)時還是王爺?shù)幕噬系?,待到薔薇開時,王爺一定要平安歸來,王爺答應(yīng)了。但那一次出征,戰(zhàn)線拉得格外的長,也格外的驚險,薔薇花開之后又謝了,王爺還是沒有回來,甚至幾次傳來王爺重傷的消息。但元后一直堅信,王爺一定會平安回來?!?br/> 原來江璽唱的“庭前花開又已謝,明月何時照君還?”是這么個意思。
林嫤倒是記了起來,小時候在王府,她早上去給姑母請安,姑母總愛問身邊的宮女一句“薔薇花開了嗎?”
聽到?jīng)]開時,總要失落半天。
林憲對身邊的宮女并不嚴(yán)厲,若有小過也會輕輕放過。但有一次宮女沒有照顧好庭前的薔薇花,讓其中一棵死了,姑母卻將宮女狠狠的處罰了一頓。
她那時以為只是姑母喜愛薔薇花的緣故,但卻沒想過庭院前的薔薇花還有別的意義。
這樣私密的事情,連她都不知道,江氏又是怎么會知道的呢?是誰告訴她的?
林嫤第一個想到的是林苧,但很快又否定了。林憲跟林苧并不親近,若連她都不知道的話,林苧也不可能知道。
那就只能是跟皇上林憲都親近的,甚至曾經(jīng)在一起生活過的女人。是吳貴妃嗎?還是崔賢妃?
告訴她這件事的人,是不是就是幫她在御河橋上誘惑皇帝的人。
穆清又接著道:“所以江氏一直忌憚江氏,比忌憚貴妃還要盛,是因為皇上對元后不僅是情深,還因為皇上對元后含有愧疚。這種愧疚會讓皇上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比如說寵愛一個像她的宮妃,又比如說在這個像她的宮妃身上進(jìn)行補償?!?br/> 就是皇上對皇后如此寵愛,也并不能說沒有一點元后的關(guān)系存在。
林嫤道:“姑姑,本宮知道你擔(dān)心本宮,但江氏進(jìn)宮是早晚的事,現(xiàn)在只是將時間提前了而已,不必過于焦慮。”
贗品始終是贗品,始終達(dá)不到正品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