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徙封江陵王
李破軍回家后在母親哪兒挨了一頓不痛不癢的訓(xùn)斥后,被告知李世民幾日后就應(yīng)該會回京了,屆時會舉行盛大的獻俘儀式。
上次生擒薛仁杲只是一個小小的獻俘儀式,這次應(yīng)該會上次更盛大的,還會舉行祭太廟等重大儀式。
轉(zhuǎn)眼間三四天就過去了,李破軍在府中也是接到了消息,明日上午李世民就回來了,到時候還要去城外五里亭迎接。話說此次李世民東征逐鹿中原出去了八九個月,接近一年時間,所以李破軍也是很長時間沒見過李世民了。
第二天,李破軍也是早早的起來了,穿上一身嶄新的素羅衣,在秋二的服侍下一陣打扮。
良久,房門打開,迎著早晨的朝陽,出來了一個俊秀威武身形挺拔的的少年,風(fēng)姿特秀,蕭蕭肅肅,爽朗清舉,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些許詞語似乎不足以形容了。
當真是
“宗之瀟灑美少年,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秋兒的眼睛癡癡的看著。
李破軍也是裝13的微微,灑然而去了,只留下一個絕世獨立的背影。
很快跟著長孫無垢牽著小承乾登車去了城門處,看見了李淵的車架和眾臣,也是趕忙下去見禮。
一下車,李破軍毫無疑義的引起了眾人的注意,沒辦法,人帥就好如此,李破軍心里暗自說道。
長孫無垢見禮后,李破軍牽著小承乾也是上前。
“孫兒拜見皇爺爺”,小承乾也是奶聲奶氣的跟著復(fù)述。
“呵呵,文瀚啊,都起來吧,走,隨朕一起去迎接世民”說完牽起李破軍的走緩緩走向那路邊長亭里,李破軍也就右手被李淵大手牽著,左手牽著小承乾。
這一幕可是羨煞了眾臣,都是暗自想到,這秦王一家可真是受皇上寵愛啊。
李建成也是眼中閃爍,沒辦法,誰讓他的兒子不成器呢,甚至還多次因為犯錯而受到了李淵的訓(xùn)斥。
兩排禁軍護衛(wèi)之外的百姓也是議論紛紛。
“皇上旁邊的那位郎君可真是俊秀啊”
“呵,你知道那位是誰不”。
“噢,兄臺知道,還請告知小弟”
“看見你這么誠懇的份上告訴你吧,那位就是我們要迎接的秦王殿下的長子李破軍,封號中山郡王,那可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啊”。
“?。克褪莻髡f中的中山王殿下啊,第一次見到真人,果然名不虛傳啊”
…………
很快,遠處掀起一陣塵土,一彪人馬風(fēng)塵仆仆而來。
李破軍一眼就看出為首的就是他老爹李世民,還比較搶眼的就是一左一右的兩位將軍,一位黃蠟?zāi)樢晃缓谀槪钇栖娹D(zhuǎn)念一想就知道這是秦瓊尉遲恭二人了。
只見李世民打馬百步之外就來參見李淵了,這個場合李破軍也不好上前見禮,只得父子二人眼神交流一番。
李世民看到兩子被李淵牽著,也是眼中亮光一閃而過,似乎精神氣更盛了。
一套禮儀過后。
在長安百姓的一路歡送之下,以李淵為首的浩瀚隊伍由承天門進入宮中,前往太廟、太社告奠天地祖先,李破軍也是在隊伍中老老實實的看著。
古人對于祭拜天地祖先視為一件神圣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說,但凡出征凱旋,逢年佳節(jié)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奠天地祖先因為重視,也由此顯得格外莊嚴肅重。
上香祭拜,敘事問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誠心對待。
祭祖完畢,已經(jīng)過了正午時分。
接下來也是最為關(guān)鍵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獻俘儀式。
這獻俘儀式自古就有之,兩周遺留下來的記載中就包含著無數(shù)獻俘禮節(jié)。隨著歷朝歷代的發(fā)展,衍變?yōu)橐粋€習(xí)俗習(xí)慣,唯有在取得盛大戰(zhàn)果的時候,才有必要舉辦獻俘儀式。
唐朝自立國起,李世民這次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竇建德兩大梟雄,一統(tǒng)中原北地取得的戰(zhàn)果比之李世民當年生擒薛仁杲的大勝,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這獻俘儀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戰(zhàn)遭受俘虜?shù)母]建德,王世充等人極其政權(quán)的貴族,都要以白練捆縛跪拜與太廟、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請罪,而后還要前往承天門瞪順天樓接受獻俘。
一切依照禮法來定,李淵在承天門順天樓前楹當中設(shè)帳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獻俘將校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shè)獻俘之位。百官到齊后,侍臣將班齊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報知皇帝。
皇帝就座,百官三呼萬歲行禮。侍臣宣布“引獻俘”,將校把被俘者帶到獻俘位。
李淵坐在高處,看著下方為首的竇建德王世充等人以及他身后的上百文武官員。心情就忍不住愉悅。能夠看著不可一世雄霸一方的竇王二人倒在自己的面前??吹酵L(fēng)八面的一方諸侯跪伏在他的面前請罪。成王敗寇兩個詞語
戰(zhàn)敗者沒有任何的尊嚴可言的,即便是竇建德王世充這樣曾經(jīng)威震一方的雄主,此時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萬眾之前,拜倒在李淵足下。
接下來就是在竇王的跪拜中宣讀戰(zhàn)報,這宣讀戰(zhàn)報在這個時期有一個叫法,這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成為東漢。東漢時,官員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稱為“露布”。后魏以“露布”發(fā)表戰(zhàn)勝消息,每當攻戰(zhàn)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勢傳達消息,以漆竿上張縑帛,寫上捷報,使天下遍知。這種辦法后來被廣泛采用,露布漸漸就成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獻捷之書”。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儀。但凡取得大勝,則在廣陽門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讀露布。這宣讀完畢,還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禮。
大唐取勝的經(jīng)過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當下依然要宣讀戰(zhàn)報,以贊美己方將士浴血奮戰(zhàn)換取來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將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戰(zhàn)報中為榮。
李世民李靖等出征主將名字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自然不在少數(shù),余下的尉遲敬德、薛萬徹、薛萬均、張公瑾等副將也逐一出現(xiàn),甚至在李破軍驚異的目光中出現(xiàn)了秦瓊和程知節(jié)赫然出現(xiàn)在其中,他倆是在李世民這一次擊破洛陽的時候一起歸附的,可是把李破軍激動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