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店回到宿舍…
不是沈林吝嗇精力,也不是不能再戰(zhàn),或者對湯老師有什么意見,主要明天要上早課,今晚必須要到校…
學生會要點名的!
湯老師本來就是中戲的,對這些也很理解,所以,梅開二度之后,也就放他離開…
感謝老師通情達理,畢竟食髓知味…
回宿舍的路上,沈林就想好了話劇作品——《大唐安西的最后一筆軍費》…
他最開始想的是《驢得水》、《喜劇的憂傷》或者《羅密歐與祝英臺》、《21克拉》之類的名篇…
但后面幾部明顯太長了!
插一句,原時空,沈林寫華娛的時候,寫過熱吧,就很奇怪《21克拉》這樣的電影為什么是郭景飛搭檔熱吧,查了一下才知道《21克拉》原本是話劇作品,導演、編劇何念是郭景飛的老搭檔,兩人合作過一些列作品,他帶著好奇心搜了一下,然后點開了《羅密歐與祝英臺》…
郭景飛憑借《羅密歐與祝英臺》拿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
從那之后,從話劇就產(chǎn)生了興趣。
《喜劇的憂傷》、《驢得水》都是非常不錯的話劇作品,尤其是《喜劇的憂傷》,由rb話劇《笑之大學》改編而來,人藝請來了陳導明、何兵…
沈林倒是想寫,他有資格嗎?
這玩意算是世界級別流傳的話劇,他一學生,有什么資格改編?
《驢得水》…太長了…
而且,就像打牌一樣,哪有人一上來就出王炸的?
綜合考慮一下,《大唐安西的最后一筆軍費》最合適。
時長不到二十分鐘,講述一個關(guān)于使命必達的故事——老兵郭元正,奉命從龜茲押解軍費前往西州。
故事背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補充一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安西軍主力內(nèi)調(diào)平叛30多年后的公元790年,此時的安西都護府,實力已經(jīng)大不如前。
由于主力內(nèi)調(diào),留守的安西軍陷入吐蕃幾十萬大軍的圍攻,但仍以孤軍堅守西域幾十年,至此僅剩龜茲、西州兩座孤城仍未陷落。
率領(lǐng)安西孤軍堅守西域幾十年的最后一任安西大都護,就是名將郭子儀的侄子郭昕。
幾十年里,曾經(jīng)英姿煥發(fā)的年輕將士,已經(jīng)變得白發(fā)蒼蒼。
更為艱難的是,由于連接安西與關(guān)中的河西走廊和隴右被吐蕃攻占,安西軍在這些年里與朝廷失去了聯(lián)系。
但就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安西軍自行籌措糧草,自行聯(lián)絡(luò)附近少數(shù)民族部落援助,自行解決一切困難,以一腔孤勇扛住了敵軍一波又一波進攻,為大唐堅守西域半個世紀!
等到最后的據(jù)點龜茲被攻破時,城中將士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最后全數(shù)殉國而死。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發(fā)兵。
真正的歷史,并沒有人運送軍費…
這群在萬里之外獨守西域的孤軍,終其一生…也沒有等來朝廷的援軍。
《資治通鑒·唐紀四十九》記載:“安西由是遂絕,莫知存亡…”。
寥寥數(shù)語,將一支孤軍的故事永遠塵封在史冊中。
但是千載以下,肝膽血氣,依然鮮活如昨;忠腸鐵骨,依然錚錚作響。
文天祥的《正氣歌》:“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br/> 這個劇本其實是一廣告,中國銀聯(lián)的廣告片,原本叫《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轉(zhuǎn)賬》,沈林把名字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