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宅?。?br/> 七八仆從,站在內(nèi)廳,小心伺候。
王七二端坐主位,了通大和尚上座一側(cè)。
“大師傅,這是雨前龍泉,”
王七二在一旁,道:“俺費盡了心思,才僥幸得了三錢下品龍泉,”
“您嘗嘗,品評一下,”他緩緩將桌案上,那一方紫檀木盒,推至了通和尚的手邊。
這一盒下品龍泉,不要看僅僅只有三錢。
但這價值,非同尋常,幾乎是等于相同體積的黃金。
真正意義上的,價比黃金。
更何況,這龍泉茶,還不僅僅只是價值高昂而已。
了通和尚,撇了一眼桌上的檀木盒,也沒有去動桌上的檀木盒子。
他不緊不慢的,拾起桌上的茶盞。
杯蓋打開,以杯蓋輕輕拂過,尚且浮動熱氣的茶湯,幾根茶莖漂浮在,淺綠色茶水中。
“嗯!”了通和尚低頭,深深嗅了一下,漸漸浮起的清香。
淺嘗而止,大和尚閉上雙眸,回味著茶中幽香。
片刻之后,他才滿意頷首,淺笑道:“不錯,不錯,真的是很不錯啊,”
這龍泉茶,產(chǎn)自延嶺府,玉泉山。
自先衛(wèi)之時,就已是宮中,內(nèi)庭珍品。
歷經(jīng)衛(wèi)、宋、魏三朝,都是蟬聯(lián)‘貢品’之列,為勛貴皇族所珍視。
王七二只是一介小小里正,可沒資格去染指,那上品龍泉。
甚至下品龍泉,這位土財主,都不見得可以染指。
這一盒龍泉,只是龍泉老樹上的‘邊角料’。
若非是龍泉產(chǎn)自益州,王七二近水樓臺。他這一小小的坐地虎,就是茶葉渣滓,都未必能有幸,去嘗上一嘗滋味。
了通看著王七二欲言又止的神情,淡然處之,呷了一口龍泉茶。
一絲絲淡淡龍氣,自茶水中,緩緩滲入大和尚的身軀。
四肢百骸,都似乎有著一道道至大至剛的氣機(jī),在漸漸浮動收益。
一滴滴凝煉似滾珠的精血,也同時發(fā)出,‘咕嚕,咕嚕,咕嚕?!镍Q響。
“好茶啊,”
了通和尚悠然嘆息。
能以‘龍泉’之名,冠之?dāng)?shù)百載。
這龍泉茶,并非是只能一解口福之欲。
古老相傳,上古人王治世。
曾有神龍,隕于玉泉山。
龍血玄黃,遍撒百里方圓。
這,即是龍泉的由來。
了通大和尚以往,亦只是將這一則傳說,當(dāng)做是上古先人們的臆想,并沒有當(dāng)做一回事。
畢竟在這方世界,雖有天神地祗,有佛道妖魔,有鬼怪精靈。
種種法術(shù)神通,都看似玄妙之極。
但,仍未超乎聚眾之力。
百人甲士,任是什么高人異士,都要飲恨。
一頭神龍,是什么概念?
神話傳說中的神龍,幾乎不亞于神祗一般,
翻江倒海,吞云吐霧這些大神通,都只是祂們的本能而已。
就是大魏一十三州,那些即將飛升的佛道高人,也未必夠這頭神龍,一口吞的。
“大師受累,弟子慚愧,”王七二眉頭一跳,臉露慚色。
了通聞言,面皮一動,沉聲道:“我佛慈悲,以廣大法力,濟(jì)世蒼生,”
“施主,這一殺劫,貧僧一力承擔(dān),”
“但,貧僧法力有限,還望施主自重,多行善事,多有善報,”
話雖如此,了通和尚還是下意識的,捏了一捏,手心上的那一片灰斑。
這一片灰斑,就是他插手因果天數(shù)的報應(yīng)。
那幾頭厲鬼、惡鬼,都是死在王七二的手上。
因果循環(huán),無論是直接或是間接,想要消解怨氣,都需要王七二去償命。
除非王七二,身有大功德,或是大氣運在身,才可洗去這一身惡孽。
“阿彌陀佛,此子一身惡孽,天數(shù)已盡,”
“貧僧擅自插手其中,不但要受天命反噬,日后此子所作所為,貧僧也要擔(dān)待一二,”
了通大和尚看了一眼王七二的面相,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