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拱手言道:“下官,年老體衰,難隨將軍左右。”
“臣子李虎,少習武藝,頗有勇力,愿為上位鷹犬!”
荀少彧拍案,道:“李典史能有此心,本將甚慰。”
“酌……李氏虎子,為隊正之職,前兵左右?!?br/> 一隊五十甲,堪堪入了官流,這賞格已然不低。
六房典史,也就是與隊正之職,稍稍高上一籌而已。
李維暗自苦笑,這賞格不低,但也拿著著實燙手。
李維養(yǎng)育四子一女,李虎是他的次子。固然這李虎非嫡長子,不能繼承家業(yè)。
但這次子敏而好學,天資聰穎,也是極得他重視,要做為家族分支的。
然而,面對荀少彧的咄咄逼人,李維也是別無他法可想。
只能狠下心腸,把這個次子,送到荀少彧身旁,以安荀少彧猜忌之心。
對于百載大族而言,舍棄一二族人,能讓家族保持長盛不衰。任何家族,都不會有絲毫猶豫的。
李維收斂心思,撩起官袍,單膝跪地,高聲道:“上位厚恩,李維代不肖子,謝過上位。”
當然,荀少彧對五十甲士,并沒有多做安排,也沒有談及如何調(diào)撥、遣用,而李維對此也并無異意。
他李氏之家業(yè)甚大,區(qū)區(qū)五十披甲之士,根本算不得什么。
大戶人家,哪一家沒私藏過弓弩、衣甲?
若非不想荀少彧忌憚,就是一百披甲之士,李氏也能出得。
只不過,這就有些扎眼了,非是李氏可取。
看著搶先一步的李維,趙循安暗自一撮牙花子。
一步先步步先,趙循安哪怕不認為,荀少彧有這個能力,攻陷二熊嶺。
但他依舊為,失了這表現(xiàn)契機,而頗感懊悔。
第一個吃螃蟹的,總是會讓人銘記!
至于第二個吃螃蟹的,就頂多算是鸚鵡學舌了。
當然,老于世故的趙循安,不會表露出心中所思所想。
趙循安上前,道:“下官子嗣尚幼,不能為將軍分憂,下官甚是慚愧。”
“不過,下官有一胞弟,自幼喜舞刀弄棒,可替代下官,為將軍先驅(qū)之將?!?br/> 這話一出口,趙循安心頭隱約作痛,但仍堅持著一字一句的說完。
都是大家族出身,棄車保帥之舉,亦是相通的。
要知道,山里人的團結(jié),是常人所想象不到的。也是讓一切覬覦者,止步不前的。
而二熊嶺本就易守難攻,三百多年基業(yè),至今不見衰敗。
就憑荀少彧麾下一千多兵甲,如何能破得了二熊嶺的天險關(guān)隘。
只是,趙循安雖不看好,但在荀少彧當面之前,卻不敢露出半點端倪。
工房、刑房,兩房典史接連奉上‘人質(zhì)’,其余幾房典史,終究是坐不住的。
他們只能相視苦笑著,亦是一一上前。
…………
目送幾個典史,離去身影。
荀少彧眸光幽幽,晦暗不明,深淺不一。
“上位,逼之過急,猶備反噬??!”
趙文遠若有所思,望著漸行漸遠的身影。
如今的趙文遠,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明遠和尚了。
多年征戰(zhàn),生死邊緣徘徊,讓他性子極為多疑、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