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出于豫東方向戰(zhàn)事的影響,200師近來的氣氛也越來越嚴肅,下面的各步兵團不知道,但是開向師部的車馬是越來越多,拉來的不僅是彈藥,還把補充的軍官送到了。x
和邱清泉說的一樣,分來了一個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上尉,叫穆超,原先在衛(wèi)立煌的14軍第10師當中尉連附,后來14軍在南口,忻口,千軍臺等地和日軍拼殺,穆超作戰(zhàn)負傷,因功被提升為上尉,在忻口的時候,一度以連附的身份代替受傷的連長指揮作戰(zhàn)。這一次是在野戰(zhàn)醫(yī)院被200師給劃拉來了,穆超本身上過軍校,之前又做到了中尉連附,現(xiàn)在軍銜又提到了上尉,正好準備讓他當連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打過仗,但是只能算“打過仗”,并沒有親自指揮作戰(zhàn),作戰(zhàn)經(jīng)驗并不豐富的上尉鄭軼群,原本張煒打算塞到了重機槍連當連長,反正這個職務(wù)主要的職責是平時管理,正好也讓鄭軼群歷練一番,可張煒回頭一想,如果鄭軼群這個上尉當了機槍連長,準備營三個步兵連豈不是還少一個步兵連長。
思來想去,張煒還是讓他做了步兵第三連的連長,作戰(zhàn)的時候,這個連自己盡量用作預(yù)備隊,也是給了鄭軼群磨煉的機會。重機槍連的連長嘛,暫時由張煒兼任,畢竟重機槍連連長基本負責管理,戰(zhàn)時機槍連的分配也是由張煒這個營長來負責,繞來繞去都一樣。
至于剩下那三個少尉嘛,打過仗的那個,張煒準備讓他擔任排長,另外兩個先做連附,等到歷練夠了,再讓他們?nèi)プ雠砰L。
張煒借著新軍官的到來,把準備營新的人事任命和變化也正式整理成冊,準備報到上面,正常情況下,連以上軍官需要師里任命,連以下才可以由張煒自行調(diào)整。不過這一次邱清泉給了張煒足夠的權(quán)利,用他的話說,特事特辦,準備營的軍官由張煒自己調(diào)整,回頭開列單子上報即可。
準備營三個步兵連,其中獨立連是跟著張煒從南京一路打到徐州,一直打過來的的老兵,準備營馬上成軍,張煒決定除了抽調(diào)少量的士兵去另外兩個連擔任班長副班長和機槍射手之外,其余的人依舊還在獨立連,或者說是準備營第一連。
第一連絕大部分都是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老兵,邱偉和何坤都提過要不要來個插花改編,把老獨連調(diào)過去一個排,來改善一下另外兩個基本是新兵的連。
最后被張煒給否決了,拳頭攥在手里還好使,只有卯足了勁有用,如果這么打散了,張煒怕強的變?nèi)?,弱的還弱。而且?guī)н@些新兵來的時候還有諸如文勇等軍士跟過來,有這些經(jīng)過張煒教育過的軍士加上抽調(diào)過去的少量獨立連老兵,相信他們能夠作為中堅力量控制住部隊。
老獨立連的三個排長邱偉,何坤郝忠。邱偉不用說了。接手準備營戰(zhàn)斗力最強的第一連連長,一個連除了連長之外,還有一個副連長和一個連附,副連長由何坤接任,軍銜由少尉提升為中尉,一連的連附先空著。
郝忠被分到穆超的第二連做副連長,軍銜同樣提升為中尉,二連連附由新分來的一個上尉擔任。另一個少尉被分到了鄭軼群的三連做連附,副連長同樣先空著。這樣,準備營新的人事體系便就此形成。
第一連連長邱偉,副連長何坤,連附暫空,第二連連長穆超,副連長郝忠,連附由一新來少尉擔任,第三連連長鄭軼群,副連長暫空,連附由一新來少尉擔任,重機槍連連長由張煒兼任,副營長和營附職位暫空。
調(diào)來的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少尉直接在一連擔任排長,其余各連的排長排附暫時由軍士和老兵中選調(diào),張煒打算讓二三連的連附磨煉學習,經(jīng)過實戰(zhàn)后,再由連附調(diào)任排長。
張煒整理好了上報的人員名單,隨后就讓身邊的傳令兵送過去了,現(xiàn)在攤子大了,何坤郝忠那些老弟兄也不能一直跟在他身邊,營長身邊也得有人照應(yīng),就從一連抽調(diào)了三名士兵,都是一路打過來的老兵,做了張煒的警衛(wèi)兼任通訊員。軍銜都從下士提升到了上士,手頭的家伙也換成了駁殼槍,腰掛牛皮彈藥包,前前后后插著十幾個彈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