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辰大多數(shù)客人都來齊了,正好張穩(wěn)婆也來了,這就開始洗三了。
因是農(nóng)家,所以也沒那么復(fù)雜。農(nóng)家也沒啥神像的,張穩(wěn)婆就對著東方象征性的拜了三拜。又將盛有以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以及一切禮儀用品均擺在院兒里。隨后從顧老爹手里接過顧誠玉,“洗三“的序幕就拉開了。
顧家從顧老爹開始帶頭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錢幣,謂之“添盆“。顧老爹扔了十個銅板在里頭。就輪到了顧老大,顧方氏就代表老大家添了五個銅板,這都是事先顧老爹給的。老大、老二一家五個銅板,到添盆的時候扔的。
隨后何氏上前,往水里扔了兩個銅板。顧老爹眼角一抽,這老二家的,他可給了五文的,她竟然只添了二文,還眛下三文,簡直是眼皮子淺到了家,連這種錢也摳。
家里人添完了,就輪到了親近的族里。顧氏旁系的沒有來,只來了顧長青的兄長。族長顧長松的婆娘,也就是顧老爹的大嫂,上前添了八文,顧大嫂的大兒媳曾氏添了五文,二兒媳也是五文。至此,就是族里添完了,輪到親近的親戚,鄰里了。
“喲,長青吶!這生了老來子就是大方??!咋也想不到你親家還吃糠咽菜呢!”一個吊梢眼的婦人挽著袖子站在何氏旁邊。原來那婦人正是何氏的娘,也是顧老爹的表嫂。
顧老爹看向說話的婦人,“表嫂,你也知道咱家本來就不寬裕,這個又是個小子,往后娶媳生子哪樣不要錢?再咋說娃兒今兒個洗三,是件大事,馬虎不得,也不能心疼那銀錢不是?”
你閨女添盆拿了五文,只給了二文,我還沒計較,你一個親家母還跑我家來指手畫腳,管得倒寬,顧老爹深深覺得老二媳婦和她娘是一個德行。
“長青吶!嫂子知道你舍得為了娃花錢,不過,我可真是沒錢。這不,咱家山根前些日子做生意虧了錢,家里的積蓄都叫他填進去了,今兒你可多擔(dān)待,等以后有錢了,我定要多給點娃兒他小叔?!陛喌接H戚添盆了,這王氏忙縮到了后面。
本來作為親家母,多少肯定是要添點的,你不添,別人也不好當(dāng)面說啥,不過背后咋說就不一定了,可你不添還要說些風(fēng)涼話就不好了吧?而且前頭顧老大家的岳母,大家都知道家里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也還添了三文呢!眾人都竊竊私語起來。
“這難得的大喜事兒,有人就想出些幺蛾子,也給你家閨女女婿留些臉面吧!”顧長松的婆娘楊氏就是看不慣王氏,總想著來占便宜,今兒個大喜的日子還想攪和。
王氏有些氣不過,又想回話,抬眼看到自家女婿正皺著眉頭看著自己,到底是算了,沒再回話。閨女還在別家過日子,雖氣不過顧老爹偏心,可是也不好在這樣的日子觸人家霉頭。
那邊王氏偃旗息鼓了,這邊大家就開始添盆了,農(nóng)家都不寬裕,就都沒丟多少錢了。有親近的丟一兩文,鄰里就丟些花生、棗兒、栗子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