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小榮要回來了,你去給他買點肉吧,他一頓不吃肉,飯就吃著不香!”
韓榮的母親向兒媳婦說道。
盡管家里最近的氣氛很壓抑,也很悲傷,但老人依然很堅強,她已經(jīng)接受了女兒離世的殘酷現(xiàn)實,要給家人打氣鼓勁。
“媽,我知道了,您一定要……”
看到老人強裝笑臉的樣子,張玲反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她扭頭跑出了家。
差點在樓道里摔一跤,張玲捂著嘴,努力讓自己沒有哭出聲來。
小區(qū)里散步的居民多了起來,疫情即將過去,正是春光明媚的時候,人們的生活似乎也在恢復正常。
大門口值班的人員也撤離了,張玲想起了錢明和張二等人,他們曾經(jīng)在這里堅守著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正是這些普通人的付出,最后才贏得了全體小區(qū)居民的安寧和健康。
街上的行人也在增多,大家陸陸續(xù)續(xù)出門,去采購生活物資,也在享受生活本來就該有的樂趣。
但大家依然都戴著口罩,人們似乎已經(jīng)形成了自覺性,現(xiàn)在不戴口罩,反倒感覺不習慣了。
國家還是號召大家不要聚餐,在人多的地方,依然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家里多通風,這已經(jīng)成了社會的新風氣。
希望這次的疫情在帶給人類災難的同時,也能讓大家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自覺摒棄一些惡習,讓人和身邊的環(huán)境更加的和諧美好。
還要自覺愛護好我們生存的大自然,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菜市場就在小區(qū)的對面,今天恰逢休息日,去市場買菜的人挺多。
市場上的蔬菜和肉食供應一直沒有中斷,現(xiàn)在賣水果和水產(chǎn)的鋪面也都正常營業(yè)了,整個市場恢復了往日人來人往的場面。
張玲向她經(jīng)常買菜的老徐菜鋪走去,趕早來買菜的人,除了一些居民,更多的是各個飯館的伙計和老板。
“老牛,今天的蘿卜和香菜特新鮮,您要不要多來點?”
老徐向牛大碗說道,牛大碗已經(jīng)是這里的熟客了。
“好啊,這兩天館子里來的人也多了,不怕多備料!”
牛大碗看上去精神很好,現(xiàn)在允許老百姓進店吃牛肉面了,他的生意自然也好了起來。
三輪車就停在菜鋪門口,車上已經(jīng)裝滿了牛肉和其他的食材,看來老牛今天起了個大早。
“牛師傅,你好,我是張玲啊,您還認得我嗎?”
張玲認出了老牛,急忙給他打招呼。
“哦,你,你不就是那個誰嗎?”
老牛一下子沒叫出張玲的名字,但他認出張玲就是那個丈夫去了大漢的女護士。
“想起來了,你叫張玲,你丈夫是韓榮,對吧?”
“就是,牛師傅的記性真好!”
老牛將蘿卜和香菜也裝上了三輪車,看來他的采購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
“小張,你也來買菜啊,聽說去大漢的人都回來了,那小韓啥時候回家???”
老牛沒有馬上走,雖然他要趕著去飯館開門營業(yè),但碰上了張玲后,似乎不著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