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東賢郡邊境,三國集結(jié)八十萬兵馬于箍城外,在箍城橋頭處搭建了一個臨時高臺,更是放出話語,讓大梁三天后派出一位使節(jié)出城談判,如若不然,便將箍城夷為平地,數(shù)十萬鐵騎將踏的大梁無一塊完整土地。
消息一出,大梁上下文武重臣各個人心惶惶,來往已有數(shù)十年的三國今日突然集結(jié)兵馬于箍城之外,更是揚言要踏爛大梁國土,一時間奏折紛紛遞到皇帝跟前,足足有身下座椅那么高。
郡王劉國棟更是連夜出府,進京面圣。
守城的御林軍見是劉國棟來此,攔都不帶攔一下,紛紛抱拳退讓,對于這位注定名垂青史的異姓郡王均都是推崇備至。
對此,劉國棟自然是抱拳還禮,對于別個飽食終日的文臣可能不會給好臉色,可對于這些鐵骨錚錚的護國之軍,劉國棟還是會給與足夠的尊敬,若逢戰(zhàn)事的話,可不就是這些人上戰(zhàn)場去賣命嘛?對此,劉家的祖訓(xùn)之一便是不辱護國之軍,。
若是有人公開謾罵某些個文臣,劉國棟可能會拍手叫好,可若是有人要侮辱軍人,那這位脾氣暴躁的老人,說不定就要擼起袖子了。
劉國棟進宮后,一路尋至皇帝的書房,門開著,此時皇帝正左手撐在腮幫子上,滿臉的頹意。
大梁國現(xiàn)任皇帝梁啟,歷代皇帝以來最好說話的一位,用百姓話說就是...平易近人,沒脾氣,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笑意,讓人看起來不像是一位皇帝,而是一位愛笑的市井青年。
微服私訪,體恤民情時,被市井百姓當(dāng)面說道當(dāng)代皇帝的不是,他不但不動氣,反而與百姓“同仇敵愾”一起指責(zé)皇帝的不是,隨后那市民被高人指點,知道了眼前之人就是皇帝后,頓時撲跪在地,嚇得肝膽欲裂。
沒想到皇帝梁啟不但不怪罪反而大大方方的扶他起身,于是皇帝好說話,這件事情就被傳了開來。
此時,皇帝思想開小差,皇帝不想批奏折。
直至郡王劉國棟走到門前時,皇帝這才一個機靈,連忙起身相迎“學(xué)生梁啟,見過老師?!?br/> 郡王劉國棟自然也是要行一行君臣之禮,否則豈不是大逆不道了。
然后兩人相視無言,氣氛寧靜,略顯尷尬。
沉默良久,皇帝終于還是忍不住問道“老師可是為了箍城而來?”
老郡王仍是沉默了一會,盯著桌上成堆的奏折終究還是問出了口“皇帝可想好讓誰去箍城談判?”
“不瞞老師,我還真有兩個人選,而這兩個人都能代表我們大梁前去談判,并且他人都不得有異議?!绷簡⒌南掳丸圃谧嗾凵险f道。
老郡王微笑的指了指皇帝,再指了指自己“你?我?”
皇帝點點頭“咱們大梁國的歷代皇尊,老師比我還清楚吧,這么多年抑武重文,就是不想表現(xiàn)的太過強盛而被他國視為眼中釘,那樣的話豈不是狂龍老二?先父在世時,總說老祖宗嘴里留下來的“人情世故”,我想我也應(yīng)該尊從,可若是大梁因為我而受到欺辱,到時候我去到下面豈不是無顏面對列代祖宗?!?br/> 劉國棟笑了笑,點點頭。
皇帝強忍著眼中的憤怒繼續(xù)說道“還記得當(dāng)年我給您說的那么夢境嗎?您當(dāng)時為我解開之時臉上的笑容和無奈,我當(dāng)時記得,現(xiàn)在更是清晰。輔臣崔冕勸我割地稱臣,我念其先父在世時他也立下過汗馬功勞,我便還以笑之,算是給他來了個人情世故吧。”
隨后,皇帝起身,對著老郡王重重一拜,一拜...到底。
老郡王坦然受之,起身從書柜上拿下一盤棋,其上擺出五顆棋子,四黑一白,其中三顆黑子圍著一顆白子,另一顆黑子雖擺放的較遠,可已形成必殺之勢,隨后老郡王將棋盤轉(zhuǎn)了一圈,將白子對著這位年輕的皇帝。
老郡王離開前,大笑,搖頭,臉上盡是無奈之色,離開之前留下一句話語回蕩在宮中,更響徹在皇帝耳邊“歷代皇尊都喜歡將人情世故,那我大梁,便給他們來一場人情世故?!?br/> 皇帝走出書房后,臉上淚水縱橫,向著老郡王離開的地方再次深深一拜,而后大聲喝道“來人,把崔冕一家給朕壓入大牢?!?br/> 離開皇宮后的老郡王回到家中,找到孫兒劉曦之,二人一同去了一趟祁山,與祁山劍宗某位長老暢聊通宵,出門時,已是晌午了。
老郡王站在劍宗門外的平臺上,神色略顯疲態(tài),看著山腰上的厚重云海對著劉曦之說道“孫兒,帶爺爺飛一次?”
劉曦之側(cè)頭看了一眼這個意氣風(fēng)發(fā)了一輩子的老人,隨后點頭說道“能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