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劍海,杏花天影,桓正修雅與玄同對坐飲茶、論劍。
劍上人,劍中理,劍下魂,月夜下,茶湯照天影,杏花浮瓣,對坐飲談,能識多少劍知音。
玄同飲茶一杯,率先說道:“你破題引話,能讓吾有耳目一新之談嗎?”
桓正修雅輕聲一笑,“先生認(rèn)為劍者持劍,是劍為主,還是人為主?”
“是人劍合一?!?br/> “如何人劍合一?”
“識劍中音,知劍中情,乃至人與劍相容一心。”
桓正修雅聞言點(diǎn)了點(diǎn)頭,也不知是否贊同玄同的回答,而是反問道:“那一口無人持有的劍,它有生命嗎?”
玄同搖搖頭說道:“不一定,劍就如同人一般,渾噩度日者有之,呼吸只是一種習(xí)慣,這種人不能說是活著,相同的劍沒有劍覺靈性,也只是一口徒具劍形的廢物,不能說有生命?!?br/> “所以,你認(rèn)為只要有劍覺靈性,就算是一顆石頭,它也能說是劍嗎?”
“有劍覺靈性者,自然會展現(xiàn)出劍形,就如同東方那座遠(yuǎn)山,在日陽西暮時的光影照射下,會出現(xiàn)劍的靈氣,那座山在日暮當(dāng)下便會展現(xiàn)劍形,就如同你?!毙焓忠恢富刚扪?,說道:“你在朦朧月夜下,總有一股劍靈的錯覺,若吾再多添幾分文人墨思,吾會說,你是月下劍靈所變,樂游于杏花林中,與會著識劍的吾。”
“嗯,哈哈哈哈哈,咱們現(xiàn)在是談劍,還是談靈呢?”
“是談劍之精魄?!?br/> 桓正修雅會心一笑,拿起茶壺親自為玄同斟茶,“那先生如何一解劍上人,劍中理,劍下魂,這三道議題呢?”
玄同:這不是三道議題,而是指一個情況。
“哦?”
玄同看著桓正修雅倒茶,面色肅然的說道:“一名劍上人,因劍中理而制造了一條劍下魂,這口劍名為殺人?!?br/> 桓正修雅好奇地問道:“那誰是劍下魂?”
“你,因?yàn)椴卦谀銊η手械膭υ缫褦嗔恕!?br/> 桓正修雅不自覺的伸手撫上腰間劍柄,一時間兩人無聲,只是一同飲茶,默不作聲。
良久,桓正修雅徒自一嘆,也不知是嘆惜還是自嘲。
“哈,你確是一名識劍的人?!?br/> 玄同放下手中茶杯,說道:“對斷劍還能如此隨身佩帶,表示你是一個惜劍的人?!?br/> “惜字,昔心也,昔時有心,今朝如何,惜劍,或許只是一種歲月的折磨?!?br/> “昔時有心,今朝依舊,否則不會斷劍隨身,劍靈在心?!?br/> 桓正修雅問道:“你感動了嗎?”
“吾喜聽劍聲,你話中的顫音,是一條因感情而墮落的靈魂哀吟?!?br/> “太過分明的耳,會讓月夜的魔力消失。”
“劍的故事,只能在月下展現(xiàn)嗎?”
“只有在斷劍想哭的時候,才會展現(xiàn)出來?!被刚扪耪龑ι闲碾p眸,在那里面隱藏著一道純粹而精妙的劍意以及一絲探尋,但桓正修雅還是選擇了岔開話題,說道:“走吧,你通過論劍海的試驗(yàn),吾帶你一觀論劍海的名人堂?!?br/> “名人堂有何可觀之處?”
“追求劍道的你,自己親身體會這個答案不是更好嗎?”
玄同心中一番思量,倒是坦然應(yīng)下了,“哈,帶路吧?!?br/> “請。”
桓正修雅先行,玄同與紫色余分兩人跟上。
無盡虛空之中,寂靜無聲,灰蒙蒙一片小沒有蟲鳴,沒有鳥叫,沒有光線,沒有喧囂,只有亙古的荒涼和無邊的黑暗。
于萬籟之中,唯有一人獨(dú)立,慧目觀照之下,一覽無余。
只見霽無瑕腳下云氣緩慢流動,似氣,又似鐵,材質(zhì)難辨,盡皆灰蒙蒙的,不見色彩,不聞氣息,死寂一片,甚過幽冥死域。
“轟、隆、隆?!?br/> 一聲爆炸響起,只聽得耳畔黃鐘大呂,早地驚雷,神念觀照之下,只見千里之外兩朵與腳底一般無二的灰云相撞,擦槍走火般激發(fā)出巨大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