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續(xù)讀《審判之神》這本書。葉梓沒有來打擾我,她繼續(xù)在飯桌前坐著,我猜她應該已經吃完了。
我對葉梓的喜歡并沒有熱戀情侶的那種激情,我只是覺得她進入到我的生活似乎很久了,讓我能輕而易舉適應她的存在,甚至有時候會忽略她存在。
故事里的主角天生的敏銳觀察力還是讓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他“鬼朋友”的奇怪之處,開始懷疑他的“鬼朋友”。他就一邊找證據,一邊選擇繼續(xù)相信朋友。
這種矛盾的心理和做法,我相信池胖子這么設定,絕不僅僅是因為要增添故事的戲劇性。
書看了一半,我心里又重新有了對于作者的好奇,我想要重新在采訪一下胖子。
想到葉梓是主編,我決定直接去問她?!叭~梓,我想再采訪一次池文華,你能幫我約出來他嗎?”
“我也沒有他的聯(lián)系方式,我可以幫你問問公司的其他人?!?br/>
葉梓坐在桌子前玩手機,看來應該是聯(lián)系不上了。
想到自己的采訪稿還沒有整理,我回書房去整理采訪稿了。
池文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者采訪稿,免不了要推薦他的新書,他的新書確實很有意思,但有意思不能成為一個書好看的理由。我覺得有意思不代表所有人都有意思。
我問編輯能不能再采訪一次池文華,果不其然挨了一頓罵。池老師現(xiàn)在很忙,采訪內容有什么寫什么,沒有就編,明天中午十二點前必須交稿。
還想再問問我推理小說有沒有刊登的機會,看來是不用問了。
距離交稿時間不到20個小時,看完書再寫采訪稿恐怕是來不及的。我只好坐在電腦前硬著頭皮寫采訪稿。采訪稿內容至少要寫夠兩個版面,這樣后期攝影部配上圖片才夠一期的頁數(shù)。
我反復聽著采訪時的錄音,想要從中聽到一些可以擴寫的內容。
可惜池文華的采訪和其他作者一樣,都是些官方的話,也就是謝謝支持,希望大家能買書之類的話,沒有聽出來什么太有新意的地方。
把采訪的內容寫完,數(shù)了數(shù)還差個一千多字。我從頭讀了一邊采訪稿,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漏洞,但和一般的采訪相比,也是平平無奇,毫無亮眼之處。
我總覺得池文華身上,或者這本書身上都有我沒來得及發(fā)掘出來的東西。
在我為了采訪稿絞盡腦汁沉思時,有人在外面敲了敲書房的門。
我打開書房門,葉梓并沒有站在書房門口。我低頭看見書房門口的地墊上放著一個托盤,托盤里放著一杯冒著熱氣的牛奶和切好小塊的蘋果。
我把托盤端進書房,鼻子湊近牛奶,仔細聞了聞。
我因為乳糖不耐受又喜歡喝甜牛奶,所以我一般會買無乳糖的奶粉,沖泡后再加一塊方糖。令我驚奇的是,葉梓似乎知道我的喜好,我嘗了一口,連甜度都和我平時的口味一樣。
這應該是傳說中的靈魂伴侶吧。
我怕自己的判斷是錯的,拿起杯子看到杯口處沾的奶粉末,我確定了葉梓對我的了解比我想到的多。
我又看了看蘋果,猶豫著還是用盤子里的叉子拿起一塊送進嘴里。我對水果的要求一向很高,蘋果只吃特定產地特定品種的,而且一定是新鮮的才行。削去皮的小塊蘋果,輕輕一咬,酸甜的汁液在嘴里迸發(fā),牙齒咬合咀嚼發(fā)出脆生生的聲音。
這蘋果真的太符合我的口味了。因為我對水果的嚴格口味,我經常因為買不到想要的干脆不吃,上一次吃到這么好的蘋果,大概要好幾個月前了。
葉梓這么了解我,這些我都沒和她說,她是不是早就認識我。
我想起來《審判太陽》里的主角就是因為他的“鬼朋友”太了解他,他才懷疑他的“鬼朋友”,他的“鬼朋友”只是想要讓他更開心而已。
我搖搖頭,扔了幾塊蘋果進自己的嘴里,重復著機械的咀嚼動作。不能想那么多,故事就是故事,我不能因為這個懷疑葉梓,可能這只是她的細心。
我繼續(xù)坐回到電腦前編寫采訪稿。
葉梓躲在不遠處,看著云淮把托盤端進書房后,躡手躡腳來到書房門口,趴在門上聽著書房內的動靜。
書房里沒有什么奇怪的聲音,安靜了幾分鐘后,就接著傳來了敲打鍵盤的聲音。也不知道云淮有沒有把牛奶喝掉。
葉梓站在客廳,感覺自己又像是回到了幾個月前。
那個時候,云淮也不和自己多說一句話,吃完飯就鉆進書房,她不知道他在研究些什么,只能把沖泡好的無乳糖奶粉和切好的水果放在書房門口的地墊上。有一次,她生氣就一連離家出走了好幾天,她以為云淮會發(fā)現(xiàn)離不開自己給自己打電話認錯。結果等了三個禮拜,她實在忍受不了,她回了家云淮根本不知道她走了。